“聽說在這里辦宴席,桌子、椅子、廚具免費用,不丟面子,還省錢。”12月12日,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三天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新落成的紅白喜事宴會廳引起村民關注?!八阆聛?在這里辦一場宴席,要比在酒店省一半錢。”村民楊祖勝說。除紅白喜事宴會廳,安置小區還配套文體活動室、村民議事廳等,既方便群眾辦事,又方便群眾開展文體活動。這是當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推鄉風轉變的一個縮影。(12月21日《十堰文明網》)
依靠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助力鄉風文明邁上新臺階,離不開群眾的努力。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要聚焦大局抓創建,找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推動創建活動向廣度深度拓展;更要順應群眾期待抓創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為民、利民、惠民的要求體現在工作各方面,就如這改變陳規陋習的轉變,不僅統籌協調抓創建,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更是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要強化問題導向,加大對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的治理力度,激濁揚清、移風易俗,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尤其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認真履行肩負責任,調動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要抓大不放小。說起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很多人會第一想到全國文明城市,其實,文明城市創建只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改變一些鄉村陋習,推進文明改變,加強文明家庭創建,文明單位創建,文明鄉村、社區創建等等,這些都是深入推進群眾的思想改變,才能讓大家不斷提升文明認識,讓百姓在實踐中增強獲得感。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要與提升群眾素質為抓手。文明說到底,是人素養的全面提升,我們的人民素質不斷提升,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更有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只有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持之以恒地挖掘精神文明創建的標桿典型,使得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學有榜樣。不能小看那些村子中主動向陋習宣戰的人,他們也是推進文明實踐有成效的典型,以他們為榜樣鄉村豐潤的道德滋養才會新風撲面。
讓群眾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當好主人,尤其要下好繡花功夫,才能激勵人民群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讓我們的創建更加接地氣,讓文明實踐活動不斷邁上新臺階。(倉山區委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