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首屆泉州市文明家庭名單正式出爐,安溪縣共有9個家庭入選。這些家庭愛國守法、遵德守禮、敬業誠信、家風淳樸熱心公益,詮釋了美的內涵,為全縣廣大家庭樹立了榜樣。正是一個個如他們一般的家庭,成就了安溪好家風。本報今期起陸續刊發這些家庭的典型事跡,分享最美的家風故事。
在參內鎮羅內村,提起黃田中一家,大家都對這個妻賢子孝、隔代孝老,其樂融融的家庭交口稱贊。黃田中家庭于2017年3月被福建高院評為“全省法院五好文明家庭”;2018年2月榮獲“安溪縣首屆文明家庭”榮譽稱號。不久前,黃田中家庭評為泉州市文明家庭。
隔代孝老 無微不至
“祖父打三個噴嚏,孫子就趕緊爬起床照料。看到祖父身體無恙,這才安心上樓睡覺。”說起黃田中,老家的堂親們紛紛豎起大拇指。今年43歲的黃田中是縣人民法院城關法庭庭長,他與妻子無微不至照顧祖父母的事跡在村里傳為佳話。
“每逢重要節氣如‘立冬 大寒’,他都會囑咐嬸娘準備一些御寒的食材,給老人補補身子。有時家里沒準備好,他就打電話讓老家的飯店送去羊肉、牛肉等。直到2012年祖父去世,祖母牙齒不好,嚼不動這些食材,他只好作罷。”黃田中的堂哥告訴記者。黃田中的祖父母生活在距縣城10公里的老家,由于黃田中的父母和兩個弟弟及家屬常年在廣東經商,他本人也在離縣城較遠的法庭工作,妻子平時上班比較忙,祖父母平時大多由老家的嬸娘負責照料。
妻子吳小婷對其祖父母同樣非常孝順。在縣醫藥公司上班的她,對藥材比較在行,就經常購買一些補品給祖父母補身子,有時間也會經常回老家照料老人,攜老人一同散步、嘮家常。祖父母對這個孫媳婦總是贊賞有加,對她就像親孫女一樣。
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黃田中兩個兒子對自己的太祖父母非常尊重,每次回老家第一件事不是跑出去玩而是先去看看太祖父母,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祖父在世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我并沒有像村里人說的那么偉大。家人就是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一家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分內之事。”黃田中說。
嚴明執法 弘揚正氣
黃田中的孝順跟從小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小時候,家里比較困難,父母雖常年在外打工,但他們在家的日子里對祖父母都十分孝順。”黃田中說,父親常常為生計所迫沒能好好呆在祖父母身邊孝順而暗自垂淚,這些都被年幼的他看在眼里,為了彌補父母的遺憾,成年后的黃田中便盡己所能,關心祖父母。
身為法庭庭長,黃田中在工作中經常碰到贍養老人糾紛的案件,對此他非常難以理解。“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拉扯大,如今他們老了,后輩卻想將他們拋棄,難道要等他們走了再好好祭拜他們嗎?這簡直天理不容。”
“良好的家風,會促進社會文明新風。”黃田中對記者談起了他對文明家庭的理解。自2017年6月擔任蓬萊法庭庭長以來,他團結帶領全庭干警強化執法辦案,受理各類案件705件,審執結527件,先后被泉州中院記“個人三等功”,被福建高院評為“全省法院涉訴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子欲養而親不待”實屬這世上第一憾事。黃田中常說,對于親人而言,孝老愛親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只有將更多的“孝”、更多的愛獻給更多人、獻給社會,這種“孝”、這種愛才更有意義。 (安溪報記者 陳和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