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彩虹社會工作中心社工師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團體輔導 漳州文明網、云霄教育局供圖
文明風12月23日訊(通訊員 張瑞勇 林敏)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增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漳州云霄將青少年心理健康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面加強研究部署,組織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以熱線咨詢、個案工作、家庭訪問等手法為青少年提供預防、治療與發展服務,全方位、立體式地呵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幫助全社會進一步樹立“身心同健康”意識。
出臺一個護航行動方案
制定出臺《云霄縣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方案》,強化“治未病”工作理念,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堅持“防為主、防為上”,健全落實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孩子“五位一體”責任體系,全面構建教育培訓、監測預警、幫扶助困、干預調適、治療跟蹤“五道防線”的防范體系,建立健全監測、教育、咨詢、援助、診療“五個一批”服務體系,上下聯動、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創新實踐,著力筑牢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護網。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由縣彩虹公益聯合會、彩虹社工中心等組建社工站和輔導站,多渠道發現需求、多方面整合資源、多元化設計項目、多層次開展服務,精準對接需求,項目化推進,廣泛開展扶貧助學、結對幫扶、安全教育、社會工作、心理評估、咨詢及疏導干預等服務,打通了宣傳、教育、關心、服務師生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掌握一批動態數據資源
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構建師生心理健康關護機制和家校社協同發展機制,實現多點支撐共享互動,構建全縣中小學生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干預“三預”體系,建立“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的“五個早”預警機制和加強畢業生離校前、放假前后、考試前后、開學前后、新生入學后、重大活動前后和季節交替前后的“7個重要時段”的重點監控工作。排查破碎型家庭、不完整家庭、留守家庭和困境家庭,對患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實施動態監測,定期走訪聯系,做好指導服務。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加強對家庭變故、社會矛盾、行為舉止等異常信息的搜集,建立健全公安、民政、醫院、學校等信息共享機制,實時動態掌握各類群體數量變化。組織各學校常態化開展學生心理危機排查,為全縣中小學生送上“心理大禮包”,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心理篩查、家訪活動等。對三類危機對象建立一人一檔,并進行跟蹤關注,及時提供心理干預與轉介服務。
建立一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
搭建區域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平臺。輔導站共有辦公接待室、音樂放松室、沙盤游戲室、團體活動室、宣泄室、心理測量室等功能室,配備了熱線電話、沙盤沙具、團輔器材、宣泄器材、網絡測評系統、專業書籍、繪畫藝術治療器材等專業設施,為輔導站開展專題培訓、電話咨詢、面談咨詢、團體輔導、親子活動、心理沙龍、箱庭療法、繪畫治療、心理測評等服務提供專業化的設備支持。目前輔導站有專職工作人員,志愿服務人員,竭誠為來訪的未成年人及家長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
開設一條心理咨詢熱線
云霄縣教育局和各學校開設青少年心理援助熱線,組建工作專班實體化運行,專兼職心理咨詢人員值守接線,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家長等第一時間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服務。讓學生養成“有心事找心理老師”的習慣,減少學生“求助無門”的現象。評估目標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識別區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分層分類、持續跟蹤。通過訪談、評估、排摸,做到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早疏導。對需要干預的學生實行 “一人一案”式的個性化輔導,強化心理援助措施。幫助青少年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
建立一個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打造“彩虹社工”心理健康服務平臺,以云霄縣教育局、彩虹公益、彩虹社工的心理志愿者團隊為骨干,融合全縣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微信號專欄推送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生命健康等方面的文章310篇、視頻124個。建立集科普宣傳、心理咨詢、危機干預、轉介治療于一體的社工和心理健康服務機構――云霄縣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監測預警和干預調適作用。以云霄縣應急驛站、人才驛站為基地,開展面詢、電話、信箱、網絡咨詢,為家長、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輔導314人次,其中危機干預31人次。按照“一站受理”的思路,初步形成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社會支持體系的專業化、規范化和共享化。
組建一支心理志愿者隊伍
建立、完善“一把手直接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心理老師專項抓,班主任配合抓”的心理高危學生預防工作機制,各中小學實現“心理輔導室”基本全覆蓋。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現有專職心理教師23人,兼職心理教師128人。組建教育系統心理應急志愿服務隊,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隨遷子女、學習困難學生,特別是遭受校園欺凌、家庭暴力等學生,開展預警排查工作。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在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心理疏導等服務方面的優勢,對特殊家庭和特殊群體,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制度,有針對性地做好關愛、幫扶、救助等工作。主動走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公益活動,受益師生近1萬人次。
開展一批心理關愛項目
心有陽光,健康成長。在云霄四中、五中、和平中學、元小、實驗中學、陳岱中心小學、特殊教育學校等學校啟動“青春燈塔·助力成長”駐校社工試點項目,通過社工進校園,鏈接社區資源,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德育實踐平臺,并提供個案咨詢與輔導服務。為各類重點學生提供心理疏導、法律維權、成長指導、困難幫扶、自護教育等社會服務。通過家庭教育講座優化家長家庭教育模式,宣導正向教養理念,協助家長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通過教師減壓講座,解決老師們的疑惑,向老師們提供“情緒管理及溝通技巧”,緩解老師們的壓力,為老師們充電。項目受益師生家長達1萬人。開展“云霄縣百個殘障兒童及家庭心理輔導助殘服務項目”,為112個殘障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精神慰藉、困難幫扶、康復服務、就業就學服務、社交訓練、家屬互助支持、社區康復、社會融入、社會支持、志愿者發展等專業服務,預計受益群體將達到400多人,其中殘障兒童少年112人(含重殘兒童69人),建檔立卡戶90個。開展“彩虹童伴計劃”“關愛三留守人員”“福蕾行動關愛留守兒童”等公益項目,累計幫扶師生群眾6000人次。(漳州文明網 云霄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