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北京朝陽,霄云路一家餐廳打出“提供免費晚餐給有困難人員享用”的標語引關注,據餐廳負責人馬先生說:之前遇到過因一時困難沒錢吃飯的人,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門店經營遇到困難時得到減免房租的照顧,因此深深觸動了他,于是便提供免費晚餐給需要幫助的人,不求回報,只希望他有能力時也可以幫助別人。 (12月7日澎湃新聞網)
常言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在北京朝陽,霄云路一家餐廳竟然“提供免費晚餐給有困難人員享用”。餐廳負責人馬先生為什么這樣做?據說,之前遇到過因一時困難沒錢吃飯的人,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門店經營遇到困難時得到減免房租的照顧,因此深深觸動了他,于是便提供免費晚餐給需要幫助的人,不求回報。
這是懂得感恩的表現。今年受疫情影響門店經營遇到困難時,馬先生餐廳得到減免房租的照顧,這讓他深受感動,所以他秉持“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恩之情,幫助那些困難人員。免費晚餐,“就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回報社會”。
免費晚餐斟滿文明的馨香。給困難人員提供免費晚餐,吃完走人,彰顯餐廳老板有著愛心善意,懂得感恩,回報社會的責任感。“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往往舉手投足間的愛心善意都會解人之難,溫暖社會。為社會做好事,不需要什么轟轟烈烈,舉手之勞間的善意都會溫暖人心,讓社會充滿溫馨。
免費晚餐詮釋助人為樂的真諦。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社會,誰都不是看客,人人都不是一座島嶼,能自成一體,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每一個人都需要幫助別人。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懊赓M晚餐,吃罷走人” 讓困難群體得以受助,助人者在“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中實現自身價值,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免費晚餐充滿人性溫度。如今一頓晚餐對于普通人來說,算不了什么,但是對于那些特殊群體,一頓晚餐就是他們暖身暖心的“維他命”。人都有個困難的是時候,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幫人一把。這位有愛心的餐廳老板最樸實的小事,卻給我們傳遞著溫暖,愛心的力量。免費晚餐味道好極了,猶如夏日的甘霖,冬日里雪中送炭。在“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中實現自身價值。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多些像餐廳老板這樣有好心、當好人、做好事,“日行一善,樂在其中”,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好人輩出,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莆田文明網 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