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快板《邁向新征程》,閩侯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2月7日訊(通訊員林國飛 金天宇)“‘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崛起、騰飛,邁向新征程……”12月4日舉辦的2020年閩侯縣“12.5”國際志愿者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演員“呱嗒,呱嗒”打起快板,唱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創新宣講方式讓到場群眾耳目一新。緊隨其后,喜娘喝詩《我為志愿服務來喝彩》,引得眾人應和捧場,將氣氛推向高潮。以縣城這場活動為圓心,閩侯將“志愿紅”輻射全縣,活躍在平原、在山區的“紅馬甲”用身體力行為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到來之際的集中活動,只是閩侯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個縮影。2019年10月,閩侯縣入選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試點先行,閩侯積極探索實施“343”工作法,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出新出彩。
你“點單”我服務 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從前不知道去哪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現在群眾“點單”,志愿者“接單”——精準對接,這就是閩侯文明實踐的一道新風景。
日前,大湖鄉政府通過“志愿閩侯”管理平臺系統,預約了閩侯縣紅十字會的應急救護培訓。接收系統“派單”,閩侯縣紅十字會辦公室負責人林雯震針對山區鄉鎮特點,安排熟悉福州方言的工作人員前往授課。心跳呼吸驟停、氣道異物梗阻時應如何急救?心肺復蘇和海氏急救法如何進行?現場,村民側著耳朵仔細聽講,伸長了脖子學習示范,幾個小時,就掌握了初步的急救技能。
“我們需要什么就在系統選擇什么,來了真正能解決實際難題的志愿者,村民參與的興致也高了!”大湖鄉工作人員說。
一供一需,生動的形容就是閩侯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真實寫照。截止目前,閩侯全縣注冊志愿服務隊1835支,志愿者112652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16.1%,強大的力量必須依靠精準對接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對此,閩侯縣委文明辦積極籌劃,整合資源,開發“志愿閩侯”管理平臺系統,實現“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全周期服務。
閩侯縣委文明辦主任王周文告訴說,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全縣一張網”,網內囊括了“1+23+N”的組織架構。一支總隊由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高位推動,下設23支支隊,并廣泛吸納社會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通過“七大平臺”聚合專業力量,實施志愿服務“申請、審批、招募、打卡、排名”工作流程。
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14912項志愿服務項目,總時長達254萬小時。“每項志愿服務活動的發起都經平臺審批把關,既保證供需雙方精準對接,又實現對全縣文明實踐活動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統籌調度管理。”王周文說。
鑄精品惠民生 文明實踐更有名氣
年內基層所站全覆蓋,打通“最后一公里”,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閩侯提前完成任務,全縣14個鎮街、297個村(社區)已實現全覆蓋。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閩侯縣著力打磨志愿服務精品工程。
今年8月,位于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省首個司法文明研修實踐基地揭牌。省高級人民法院、閩侯縣人民法院、閩侯縣委文明辦三方簽署共建聯創協議,以司法文明助推精神文明建設。
“借助省級單位優質資源,聯合成立志愿服務支隊,將極大地助力閩侯提升志愿服務水平。”閩侯縣法院長林秀榕表示,該院將充分發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法院“先鋒論壇”等司法文明實踐平臺作用,廣泛開展民法典宣傳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
打造志愿服務精品項目,還要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今年以來,閩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統籌推進“助推中心任務、拓展特色平臺、致力凝聚群眾、打造實踐品牌”四輪驅動,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
不到40天完成交地2370畝,近700名志愿者創造了規模最大、時間最短的“閩侯速度”,助力濱江新城建設;疫情防控關鍵時期,19支220多人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下沉,開展12輪“敲門行動”,在防控一線高揚起黨旗和志愿服務的旗幟;30多支近兩百人鄉村講師團和業余講師團深入基層開展理論宣講2000余場;創新推出“德潤七里?百姓講壇”,組織參與“99公益日”活動,捐款總額和參與人數均列全市首位……
我受益我參與 文明實踐更聚人氣
新時代文明實踐,既是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其中還包括“小小群眾”。
“大家好,歡迎來到閩都民俗園參觀。閩都民俗園是目前全省最大的開放性農耕文化主題公園……”來自閩侯縣實驗中學的王洛伊去年3月通過層層選拔,從近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小小講解員”。身著紅馬甲,儀態自然大方,她用生動活潑、富有感情的語言為游客講述閩都民俗文化,贏得不少游客們一致好評。“在講解的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家鄉的民俗文化,也從他人口中了解到更多知識。”
就讀于閩侯縣實驗小學三年級的林建輝是“小小講解員”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從上幼兒園中班起他就開始學習語訓,很喜歡為大家講解閩都文化。
閩都民俗園相關工作人員倪文鳳介紹,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隊是閩都民俗園管理服務中心第一支專業化的閩都文化義務講解員隊伍,目前成員30多名,全部來自閩侯的各個中小學。“活動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民俗文化以及講解學習,讓閩侯的青少年們愛上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以名人為榜樣,以教育推動公益,在他們的心頭種下文明之花。”
今年10月,閩都民俗園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隊作為我省典型項目之一在全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展區展示,一展首邑新文明風采。
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僅有青年學子的參與,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工廠車間……“紅馬甲”遍布全縣,文明實踐活動持續不斷,在“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的志愿服務良好氛圍中,閩侯城鄉煥發新氣象。(閩侯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