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3日訊 近年來,鋪下村立足本村資源特色,圍繞“荔韻醋香”主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建設工作,通過組織引領、產業賦能、文化挖潛、人才培育,實現了聚民力、激活力、顯張力、增動力,切實打好鄉村振興牌,走出一條新時代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并茂” 的發展道路。
組織引領“聚民力”。立足鋪下村特色醋產業基礎,探索“組織引領+公司帶動+技術能人+農戶共享”的發展模式,由村集體牽頭成立福祥醋業發展有限公司,統一負責公司運營管理,技術能人及農戶負責生產釀造,將零散家庭釀醋自銷變為公司規模生產銷售,讓傳統農民向新型“產業”農民轉身,壯大鋪下醋產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通過村組織發動鄉賢投資入股,開展黨員干部及技術“能人”結對幫扶,將廣大農戶帶動起來,點燃其“想振興”的夢想,激發“能振興”的信心,提高“會振興”的能力,走出“黨建凝心,全民聚力”的鄉村產業發展之路。
產業賦能“激活力”。立足鋪下村傳統荔枝產業,結合時代潮流新興元素,進一步拓展思路,將簡單的荔枝果實銷售延伸到荔枝樹干、樹葉、樹根、果肉等的加工制作,形成一條更加豐富完整的荔枝產業生態鏈,增加荔枝產品類型,提升荔枝附加值。在此基礎上,引進電商銷售渠道,通過網紅帶貨、賽事代言、活動推介等模式,搭建新的銷售平臺,提升荔枝產品名氣,激發荔枝產業活力,實現產業賦能增收。
文化挖潛“顯張力”。一是建設老醋文化體驗館。通過老醋文化墻、釀醋工藝長廊、醋吧休閑區、老醋榮譽墻等的建設,打造集醋文化展示、醋工藝參觀、醋產品體驗、醋銷售定制于一體的老醋文化綜合展示體驗區,增加鋪下村老醋文化品位,提升醋品牌影響力,傳承鋪下“醋”味道。二是打造荔枝文創工坊。結合荔枝典故,打造荔韻漢服故事館,通過漢服體驗、歷史重現、荔枝工藝品展示等形式,講好荔枝文化故事,提升荔枝文化內涵。三是開設鄉愁大講堂。對古厝世德堂重新設計布置,打造教授鄉音、鄉藝、鄉風的鄉村講堂,通過集中教學、互動體驗等形式,延續特色釀醋、制瓦、木偶戲等手工技藝,傳承鋪下村良好家風鄉風,提升鄉村文化文明水平。
人才培育“增動力”。與永春縣生態文明人才驛站、岵山社區大學合作,改造古厝福美堂成為鄉村振興治理人才培訓基地,定期邀請大學教授、技術專家現場教學、觀摩互動,不定期組織村干部、技術能人、產業大戶等集中學習培訓,提升治理能力及技術水平,培育一批會治理、懂治理的新時代農村治理人才,通過“引進來”的人才力量,激活當地人才的“內動力”,為鄉村振興持續推進打好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