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重視新一代青年的建設性作用。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的頻發越來越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多種討論。
據數據統計,每年大約有300例霸陵事件的發生,更多的未知的沒曝光的“暴力”遠不止這個數值。18歲的天空應該是蔚藍色的,擁有最真摯的、最熱烈的情感依賴,也擁有最天真燦爛的笑容。然而,那些被霸陵的少年,正一步步失去色彩,失去原本的快樂。這是否該引發我們的思考?
抵制校園霸陵,需要奉獻“愛”之關懷。襁褓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離開媽媽腹中的慌張,也是力證來到這個世界的吶喊。成長途中的每一滴眼淚都是“吃一塹長一智”的成本,而被愛包圍著的成長是一路綠燈,勇往直前。面對校園霸陵,我們呼吁的,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父母和老師扮演的不僅僅是“園丁”的角色,更多的是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重視,在面對委屈和傷害時,有溫暖的港灣抵抗入侵,有厚實的肩膀釋放淚水。
抵制校園霸陵,需要揮舞“法”之利劍。面對欺辱,青少年不知道該拿什么武器保護自己。告訴家長、告訴老師遭受的可能是下一次更狠毒的“暴力”。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加快《反霸陵法》的立法進程,無疑是給青少年打了一劑強心針,提高未成人年的法律自我保護意識,將那些實施霸陵的人繩之以法,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法”的成效。
抵制校園霸陵,需要伸出“心”之援手。走在路上,看到欺凌事件,你是否會挺身而出?又是否會為受傷的他披上外衣?呼吁家長、老師、法律給予保護的同時,更需要社會上的每一個你加入其中,只有人人都秉持一顆疼惜之情,在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勇于制止不良行為,勇于揭露不良現象,少年的世界才能真正碧海藍天。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是少年之間最質樸的溫暖契約,“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為你披荊斬棘”是成年人之間最暖心的守護。抵制校園霸陵,從你我共同攜手開始。(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稅務局華安縣局 陳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