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泰文廟杏壇舉辦學童啟蒙開筆禮儀式 供圖:長泰文廟
文明風11月3日訊(通訊員 許淵濱)近年來,漳州市長泰縣堅持把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的重要抓手,從宣傳引導、陣地改造、建章立制等三個層面不斷探索,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活力。
一、抓宣傳引導,促氛圍濃厚。各鄉鎮、村通過LED顯示屏、文化墻、黑板報、宣傳欄、張貼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紅白事簡辦、家廟點燈、“鬧熱不請客”等文明新風;發揮380余名鄉村講師團成員、“龍津大講堂”文化使者作用,不斷拓展農村宣講覆蓋面,讓新思想持續深入基層、熱在群眾。如緊扣疫情防控宣傳、決勝全面小康這條主線,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我和我的祖國”等主題活動930余場次,受益群眾約145000人。
二、抓陣地改造,促活動開展。充分利用鄉鎮、村文明實踐所(站)、基層“龍津大講堂”、文化墻、宣傳欄等載體,面向農村群眾宣講闡釋解讀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疫情防控,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等各類志愿活動勸導458場次,參與志愿者13000多人次。另把全縣70多處舊廟宇、祠堂改造整合,成為農村思想教育、文化娛樂等主題教育新陣地。新建和在建移風易俗、家風家訓、鄉賢文化、民俗風情、廉政教育等展示館、文化公園、廣場20多個。如枋洋鎮青陽村整合盧經忠諫府,打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教育載體。
三、抓建章立制,促常態長效。一是健全考評制度,將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全縣績效、文明村鎮等考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開展落到實處。二是制定完善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風。如陳巷鎮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每年定期開展各村民主評議內容,由村民代表評議每屆村兩委在移風易俗方面的政績。(長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