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陳規陋習,樹新風,這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在 “除陋習、樹新風”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的實施意見》。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文明新風吹灑整個巢湖的大地。(10月27日,中國文明網)
一個地區的風俗,更多的是優良和光榮的傳統美德,是值得世人銘記和傳承的傳統文化。但是,近年來,多地似乎對樸實、勤儉、忠厚等風俗卻在不斷摒棄,那些死板教條、束縛人自由的封建觀念卻不斷得到了“傳承”。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地區對于宴請、婚宴以及紅白喜事等出現更多的講排場、講闊氣、講面子等做法,造成互相攀比、過分追求物質與金錢,人情淡漠的不良氛圍。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對于地區和諧穩定帶來巨大威脅,對于家庭和睦、人際關系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樹新風,這是大勢所趨,而要真正弘揚文明風尚,就務必奏好“三部曲”。
加強宣教,營造文明氛圍。社會的精神文明,本應該隨著經濟快速持續發展而不斷進步,但是卻在過度強調經濟發展的時期明顯“滯后”。突出表現就是很多陋習、陳規依然沒有被“清除”,反而還有些在不斷“變本加厲”。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各地的人們在思想觀念上還存在很多的“封建”思想,這些思想不僅是人們在處世方面顯得呆板教條,也成為一些矛盾沖突的“導火線”。特別突出表現在當今很多結婚彩禮方面,“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等情況的出現正說明了這一點。這些都是大環境、大的社會風氣不正在“作祟”。因此,加強宣教,就是要利用宣傳車、張貼標語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群眾知曉度。另外,可開展移風易俗的相關講座,并且逐戶進行宣傳教育,讓大家潛移默化進行移風易俗。
注重引領,營造清風正氣。“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清風正氣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也不是憑空而來,需要有人帶頭,引領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要。而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在鄉村,黨員干部在這方面自身就做得不盡人意。一些干部在涉及宴請、婚宴、生日宴等也要加入到攀比、“大氣”的隊伍中。讓很多老百姓也更加認為,勤儉、節約之風,簡化很多紅白喜事的做法,也不過是“說說而已”。這就更加說明,在各地,要想讓民風更加淳樸,黨員干部必須要當好“頭陣雁”,做好示范,以身作則,真正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正確而科學的引領,才能夠讓民風變得更“清”、更“純”。
改善環境,落實文明行動。美麗中國、生態城市、美麗鄉村,都是當今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這些宏偉目標要想實現,得益于對人居環境的重視和改善,得益于對文明低碳新理念的踐行。現如今,在更加強調“綠水青山”的重要性之際,依然還有很多地區,特別是一些偏遠的鄉村,人居環境還沒有根本改變,當地的人們對于良好的衛生習慣還并沒有養成。這些不僅讓地區環境狀況持續變差,還會讓當地人的文明素養始終無法提高,會長期養成不良的習慣。因此,對于地區文明新風的樹立,加強對地區環境整治的同時,更需要不斷開展更多有益的文明活動,讓各地的家庭、鄰里以及整個社區內,都形成良好的氛圍,促進和鞏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講文明、樹新風,這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而只有不斷奏好以上“三部曲”,讓這“三部曲”更加響亮,才會真正在全社會樹文明新風。(莆田文明網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