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今天發布的《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國家安全教育內容今后將納入不同階段學生綜合素質檔案。(10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長期生活在和平與安定環境中的青少年,容易產生國家安全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的想法,他們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缺乏了解。只有加強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教育,才能筑牢國家安全的堤壩。
既然是“教育”,其過程肯定具有長久性,唯有長時間的引導,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特別是對正處于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何讓青少年增強主人翁意識,從小樹立國家安全觀念,筑牢國家安全的思想防線?無疑,《指導綱要》的發布對于指導各地各校如何上好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這堂課非常重要。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指導綱要》提出起點學段和學科覆蓋建議,將國家安全教育分層分類融入到大中小各學段育人目標和學習內容,并納入學生作為升學參考的綜合素質檔案。
此舉,不僅能夠幫助各學段各學科準確把握、系統融入,有效解決好長期以來各級學校對事關“發展全局、國家命運、人民幸福”的國家安全重視不夠、形式單一、成效不明的現狀,更能有效確保國家安全教育“有人管”“有人教”“有載體”。
因此,各地各校各有關部門必須深入推進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按照《指導綱要》分層分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多學科知識,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只有讓青少年從小接受國家安全教育浸潤與熏陶,才能讓國家安全意識入腦入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國家安全意識就會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的行動自覺。(莆田文明網 謝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