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法院為“老賴”集中設置“失信彩鈴”,任何人只要撥打他的手機號,都能聽到一段專屬鈴聲,提示其所撥打的手機實名登記機主“已被人民法院發布為失信被執行人,請督促其盡快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福建法院則每年開展“院長帶隊執行攻堅”的網絡直播集中執行統一行動,全程進行網上直播。
無論是“失信鈴聲”,還是網絡直播,都只是近些年來各種治理“老賴”的縮影。一方面,這些硬核手段,確實起到一定的懲戒作用,但另一方面,仍有部分老賴心存僥幸,將誠信的優良品質拋之腦后,他們的“逍遙法外”,更是加速破壞了社會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對于“老賴”的所作所為,不少人都嗤之以鼻,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人們對于誠信意識的深切呼喚。
誠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如今,誠信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在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各種新業態異軍突起之時,再次歌頌誠信,并讓誠信化作行動自覺,才能煥發出道德力量的光芒,引領人們走向更加互信互助的現代文明社會。
以誠立人。文明建設,不僅要從娃娃抓起,更要教育宣傳兩手抓。讓學生浸潤在文明的氛圍中,既在父母、老師的一言一行里,也在教科書的一個故事、一則道理中,如此方能全面培養學生對于誠信的概念,主動擁抱誠信。除此之外,也要因地制宜開展宣傳誠信活動,多角度立體化全方位宣傳身邊人的文明事跡、守信模范等,增加人們對于誠信的親近感,從而貼近誠信、守護誠信。
以誠立業。要想讓誠信更快回歸社會,就必須著手引導企業發揮主體責任。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元素,企業更要承擔起誠信責任,建立良好經營秩序,以發布行業誠信“紅黑榜”名單、訂立行業公約等,發揮道德作用,互相監督。同時,政府也要加大對于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提高失信行為的違法成本,從而讓每個企業家、經營者能自覺養成誠信經營、文明交易的習慣。
無論是限制“老賴”買賣房屋,還是限制“老賴”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都是希望能引導“老賴”主動選擇誠信,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意識,也為現代文明社會添磚加瓦、錦上添花。(通訊員:長泰縣人民法院 陳雅玲、長泰縣委文明辦 許淵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