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昆明動物園,有游客將裹著塑料袋的蘋果,任性投喂給大象,導致大象誤食,此事引發網友熱議,相關話題沖上熱搜。(10月10日中新網)
有偶無獨,“十一”黃金周前期,一段“北京動物園家長帶著孩子喂狼吃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關注熱度還沒有退,北京動物園通過園區智慧安防系統快速進行人臉識別,將該女子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的警鐘依然振聾發聵,“亂投喂”現象又現,無疑不是給大眾文明旅游敲響了警鐘。
隨著跨省游的逐步放開,今年的國慶中秋黃金周再創旅游高峰。動物園、植物園成了家庭帶孩子出游的首選,而去動物園,大家在做的功課中,總會給孩子買點蔬菜、肉類、瓜果讓孩子喂食動物,由于游客增加,投喂有時候成了動物園的負擔,給動物健康和園區的衛生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
很多動物園都設立了警示標志,不允許投喂,以北京動物園為例,除了實現智慧安防系統全覆蓋,監控探頭專盯游客不文明行為外,同時,在猴山、狼山、棕熊、長臂猿、小猴館、水禽湖、大象等七個重點區域,安排固定崗位,發現投喂現象及時勸阻。這份安民告示再次給大家出游敲響了文明的警鐘。
提示游客不要肆意投喂,需要加大懲治亂投喂的力度。小動物可愛,游客喜歡,可以理解。但是愛動物卻不能因為打著“喜愛”之名增加他們的負擔,甚至給旅游管理造成傷害,這樣的“愛”最終將自己架上了不文明黑名單。所以,禁止“亂投喂”也該是文明旅游的標配。
無論我們出現在動物園還是其他景區,文明的行囊一定要備好。自覺遵守文明,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要做,尤其對于不文明行為不盲從,更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置文明秩序而不顧,大家唯有將文明與公德牢牢記在心上,才能不給景區增加負擔,不會出現新聞中出現的情況。
文明旅游無小事,文明旅游無小事禁止“亂投喂”當響鼓重錘。見到有人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為,大伙更要當好文明的主人,這樣旅游行業的復蘇才會更加井然有序。(福州文明辦 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