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的龍津園 供圖:長泰縣委文明辦
文明風10月9日訊(通訊員許淵濱)長泰是千年古縣、狀元故里,現有6個鄉鎮(場)、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下轄1個辦事處)、1個市級生態旅游區,面積912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2萬人)。近年來,長泰堅持“一任接著一任抓、一級帶著一級干、一年連著一年做”,全力創建讓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2016、2017年連續兩年參加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2019年1月、11月先后在全省文明辦主任會議、全省鄉村治理暨鄉風文明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一、堅持群眾滿意,為民創城。堅持每年縣財政均投入10億元以上,從群眾關心的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社會風尚等方面問題抓短板整改,從潔化、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抓城市建管服務,從修路、改廁、垃圾治理等民心工程抓鎮村文明提升,從村容鎮貌、集貿市場、鄉村公園等重點部位抓專項整治,從就學、就醫、就業、社保、安保等方面抓社會事業發展,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二、堅持全民共建,自覺創城。32萬長泰人民堅定信念,堅持開展“百名市民巡訪”、“千名干部文明交通勸導”、“萬名市民義務勞動”的“我參與、我共享”志愿服務活動,落實“五大提升工程、五項專項整治”,創建文明“示范街、示范巷、示范社區、示范窗口、示范學校”,全縣獲評全國文明單位(鎮、村)4個、省級28個、市級99個、縣級138個,省級誠信經營區示范街1條、縣級以上文明示范街(公園、社區)150條(個),創建文明城市的社會自覺十分濃厚。
三、堅持城鄉一體,全域創城。堅持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文明城、大生態園、大文化園等來整體推進,建設912平方公里全域景區,把文明創建與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相結合,與生動實踐“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相統一,與全國衛生縣城、文化先進縣和國家生態縣、森林縣城、園林縣城、雙擁模范縣等活動一起創建,培育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6個、市級24個,形成“全域全民、共建共享”的新型縣域發展形態。
四、堅持突出個性,精致創城。圍繞“精致、特色、內涵”的長泰印象,打造“衛生整潔、生態優美、文化特色”等品牌,形成“一步一步去積累,一點一滴去創造,一件一件去落實”的長泰創城精神,涌現出第二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山重小學紅領巾“小信鴿”志愿服務、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等一批文明精致的先進典型,成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
五、堅持制度推進,常態創城。堅持把創城列為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政治責任來傳承,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每年500萬創城經費和50萬元創城辦公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列入重點經濟建設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列入年度績效考核、文明單位考評內容,列入縣主要領導督查的議題,列入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內容,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文明委統籌協調、政府組織實施、部門齊抓共管、全民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
六、堅持富美互促,扎實創城。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抓手,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增長快速、效益提升、民生改善、重點突破的良好態勢,進一步筑牢文明創建的經濟基礎。201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7.7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630.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8.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1.1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14元。(長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