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國慶“雙節”,南昌大街小巷滿眼都是“中國紅”。南昌街頭陸續掛起國旗。昨日,記者在南昌市區多條主干道以及八一廣場、南昌火車站、八一大橋等地看到,一面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為英雄城增添了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9月27日《江西晨報》)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中秋國慶“雙節”將至,舉目望去,全國各地鮮艷的五星紅旗格外耀眼,濃濃的喜慶氣氛撲面而來。不論歲月如何變遷,不論時光如何流逝,這些中秋情結,總能扣動每個人的心弦,繼而形成感念親人、家庭、家族,心系家鄉、故土、祖國的強烈的情感共振。也是人作為主體對于節日文化的感受。
天懸銀盤,月灑清輝。每逢中秋佳節,團圓與相思總能觸碰你我心尖。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這個由五千年中華文化孕育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延續,更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花好月圓的中秋節好比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平臺,是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生活變遷的折射,也是人作為主體對于節日文化的感受。
古人常以詩寄情抒懷,把對現實的感想與未來美好的期許融入其中,最圓的月是中秋的月,所承載的傳統文化韻味便隨之升騰,引發人們無窮的遐思,寄托了許多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美好的憧憬。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承載著人倫孝悌的血脈親情、民族團結和國家一統融合的愿望,具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秋象征著團圓和美好。因為擁有月亮的浪漫詩意,讓這個節日富有唯美的氣氛和獨特的氣質。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家國情懷的傳承,中秋承載著深厚的故鄉情、家國情。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谥袊说木裥强罩?,始終高懸著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圓月,并化為一種厚重的精神寄托。中秋不是孤寂的狂歡,而是思接千載的心靈約定;不是簡單的聚會,而是品味傳統的文化盛宴。如何賦予傳統節假日更加豐富的意義、更加淳厚的內涵,是不可回避的現實課題。中國傳統中秋節,是最能夠代表“團圓”的節日,每一年中秋節家人會聚在一起。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對著月亮吃月餅”是一種奢侈,如今吃月餅已經不再是奢望,而是有了“月餅文化”,過中秋也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中秋之夜,當皓月當空、餅香四溢、親人團聚的時刻,中秋佳節所承載的傳統文化韻味便隨之升騰,引發人們無窮的遐思,寄托了許多美好愿景。手拿月餅,與親人賞月,享受團團圓圓的幸福滋味。中秋節承載著寶貴的傳統文化,只有帶著文化訴求去過節,才能從中品味到過節樂趣。賦予中秋節新的內涵,讓中秋節顯得更有意義,使古老的中秋節釋放出巨大的光彩。如果把這種團圓文化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家昌盛、民族團結就是最好的圓滿,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會,由社會而國家,以節日為載體,弘揚愛國情懷,促進各民族的團結和睦。(莆田文明網 王恩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