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專家、特邀嘉賓與觀眾互動問答,李煜晗攝
文明風9月27日訊(通訊員李煜晗)9月25日下午,在閩侯縣科技中心三樓融媒體中心演播廳,不時響起陣陣掌聲,閩侯縣“新時代?新閩侯——首邑講壇新思想系列講座”第二場在這里舉行。該場講座采用現場講座、電視錄播、網絡直播的形式,以“凝聚文明力量 引領時代新風”為主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論述。閩侯縣領導曾玉參加活動。
形式新
實地訪談 感受文明的力量
整潔優美的宜居家園、井然有序的公共環境、溫馨高效的窗口服務、隨處可見的“志愿紅”……生動直觀的訪談視頻開啟了當日講座的序幕。
視頻中,閩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文明辦主任王周文帶大家了解閩侯縣近期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同時結合訪談視頻,現場還邀請了福州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閩都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林山,對閩侯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解讀點評。
據悉,去年10月以來,閩侯縣緊抓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的機遇,積極探索實施“343”工作法,突出高位推動、示范引領、資源整合三個關鍵;統籌推進“助推中心任務、拓展特色平臺、致力凝聚群眾、打造實踐品牌”四輪驅動;落實經費、運行管理、督查考核三個保障,多措并舉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截至目前,閩侯縣已完成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完成87%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年內將實現14個鄉鎮(街道)、297個村(社區)全覆蓋,形成縣、鄉鎮(街道)、村居三級陣地,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內容精
“大咖”授課 現場干貨滿滿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當天,活動現場還邀請了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委文明辦原主任、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作題為《新時代、新文明、新實踐》的講座。
講座中,馬照南從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學習習總書記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思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扎實推進文明創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解讀。講座主題鮮明、思想深刻、條理清晰,為在場人員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這是一堂生動的輔導課,內容豐富,貼合實際,對我們很有啟發和指導意義。”聽完專家授課和嘉賓點評,大湖鄉黨委宣傳委員雷秀花感觸很深。她說,目前大湖鄉已經完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2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作為鄉鎮宣傳委員,要把這次講座中學習到的內容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中去,培育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效果實
線上+線下 互動交流悟得透
“怎么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水平?”“如何引導市民自覺參與文明創建工作?”在講座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這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講座,讓觀眾意猶未盡,受益匪淺。
“聽了今天的講座,感觸頗深,特別是觀看道德模范視頻對我觸動很大。”聽完講座,閩侯縣特殊教育學校工會主席陳敏陷入思考。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把學習宣傳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融入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爭做自強不息的好少年。
“我們希望通過實踐工作總結、專家授課、嘉賓點評等多樣化形式,讓干部群眾更加了解閩侯縣精神文明建設情況,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深入推進文明創建,為閩侯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閩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文明辦主任王周文表示。
據了解,此次閩侯縣“新時代?新閩侯——首邑講壇新思想系列講座”擬安排六場,分別圍繞“鄉村振興”“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縣域經濟”“《民法典》解讀”等六個專題展開,每月一場。(閩侯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