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詔安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9月10日(通訊員沈益婷)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意識,進一步傳遞綠色理念、倡導垃圾分類、踐行光盤行動等環保新時尚,近日,在縣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詔安縣南詔鎮東城社區攜手漳州市致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緊跟時代主流,開展了一次以“垃圾分類我助力,光盤行動我踐行”為主題的青少年公益課堂活動。
在活動第一環節開始之前,社工簡單的介紹光盤行動的來源以及口號。為了讓大家體驗糧食的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更深刻的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工作人員展開趣味游戲:“體驗農民的辛苦”,給課堂增加趣味,也能讓小朋友們體會到農民伯伯種田的辛苦。
活動第二環節“垃圾分類”,社工把準備好的垃圾桶道具放到桌面上,將印有垃圾名稱的卡片發給小朋友們,并分小組進行比賽,每小組用最短的時間準確地把卡片投到對應的垃圾桶內,現場的小朋友熱情十足,紛紛踴躍參與。
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產生了很多疑問,例如: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為什么不把垃圾直接埋掉還要回收垃圾呢?工作人員們耐心的為大家進行講解,告訴小朋友們亂扔垃圾、垃圾不分類的后果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告訴青少年垃圾分類的目的,同時提倡他們綠色出行,減少大自然的污染。
通過這堂公益課的學習,大家收獲滿滿,一方面體驗到農民伯伯在農田勞作的辛苦,讓小朋友們更加愛惜糧食,為光盤行動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鞏固了大家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小朋友們意識到了單靠垃圾分類還不夠,同時還要減少生活垃圾的排放、綠色出行。
據了解,此次公益課堂活動只是南詔鎮推動社區治理創新、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一個舉措,也是詔安縣“睦鄰·守望”三社聯動試點項目開展社會服務的一個縮影。去年8月,該試點項目正式啟動,在東城社區設立“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區、社工與社會組織三者有機互動和相互聯合,通過“黨建+(養老、助殘、扶貧、清潔家園、文化娛樂等)”睦鄰系列活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社區各項服務的深入開展,同時在服務活動中,重點挖掘和培育黨員和居民骨干志愿者,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或居民自組織,促進居民間的互動和互助;通過“守望東城”服務模塊,整合社區文化資源,采取主題宣傳、夏令營、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形式,面向青少年兒童及其家長,在學校及家庭開展家風家訓傳承系列活動;通過“幸福力計劃”服務模塊,針對社區居民骨干、社區工作者和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等,開展關于協商民政程序、社區動員、活動方案設計、宣傳報道技巧、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等學習培訓,提升他們開展社區服務和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
下一步,南詔鎮將繼續聯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發揮社區優勢,積極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同時滿足社區居民的提供需求,挖掘社區居民的潛力,發揮社工的專業優勢,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積極參與社區共治共建,共享美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