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25日訊(通訊員高上釵)2018年來,大田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新時代“多彩大田”為目標,統籌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三突出”堅持以德為先全民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文明創建全過程,編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讀本,進校園、進課堂,以正向引導培育祖國的下一代。開展道德模范、好人好事事跡宣講,引導廣大市民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先后涌現出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吳祥江、中國好人唐名高等優秀典型。運用“兩微一端一抖”等新媒體平臺,策劃“滿意在大田,素質提升年”等主題宣傳,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新風、健康素養、疫情防控等內容,比如,《頭盔要“帶”更要“戴”》《幸“盔”有你,戴上安全》等原創短視頻公益廣告,被網民廣泛點贊轉載,瀏覽量達85萬余人次。進一步提升《大田后生仔》歌曲在全國的影響力,實現大田全平臺覆蓋,傳播敢闖敢拼的正能量,并鼓勵運用和開發“大田后生仔”品牌效應,充分展示大田的獨特歷史文化和市民文明形象,提升大田知名度和美譽度。積極宣傳健康生活方式,舉辦首個國際茶日福建省系列活動暨三明“林深水美茶香”專場活動、首屆大田美人茶開茶節、茶詩茶歌茶攝影大賽、茶藝大賽、油茶旅游文化節等系列文化活動,邀請央視中國影視方志團隊來巖拍攝,推廣大田茶文化,今年上半年已2次登上央視展播。
突出紅色文化力量。制定了《大田縣紅色蘇區建設方案》《革命舊址保護利用行動計劃(2019-2020年)》,啟動16處文物保護修繕工作,19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梳理“紅軍挑夫”等紅色大田故事,著力把革命舊址、舊居等作為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鮮活教材,用紅色精神激發紅色力量,促進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目前,已組建了近50人紅色文化志愿宣講隊;2019年,第二集美學村等紅色陣地約230批次、2萬余人次參觀學習。組織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系列活動,利用縣電視臺、大田融媒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移動網紅色故事專欄,對58場次“風展紅旗如畫”紅色故事宣講比賽進行“微直播”,近150萬人次關注聆聽紅色大田故事。比如,在央視新聞移動網播出《一門三英烈,浩氣滿乾坤》的紅色宣講故事備受矚目,近32.5萬人次在線觀看。先后舉辦了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32場,“多彩大田頌”文藝志愿服務下鄉活動、閩中戲曲文化節、群眾文藝展演活動、蘇區精神巡回宣演會、多彩大田專場音樂會、紅色故事宣講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朱德率紅四軍出擊閩中90周年革命老區行等系列活動近百場,著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愛國熱情。
突出傳統文化傳承。抓好民俗文化傳承,以傳統節日為重點,結合我縣特色民俗活動,廣泛開展賽豬節、清明祭英烈等活動,大力傳承弘揚優秀民俗文化。抓好孝廉文化傳承,積極探索孝道文化與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游養老產業、開展健康養老服務,“三化三全”山區養老模式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連續舉辦三屆“孝道故里·十佳小孝星”評選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孝道精神 ,樹立了“孝親尊長”青少年的優秀典型。以“孝廉凈家庭”為主題,開展“孝老愛親,廉潔家庭”等系列活動,以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贈送孝廉春聯、“廉內助”講座等形式促孝促廉。同時,在城區建立孝道文化廣場、孝廉文化河濱走廊,在廣平鎮打造郭居敬孝廉文化特色小鎮,在上京鎮建立完善“三田”廉政文化廣場,在梅山鎮修繕完善清代官吏吳騰漢故居,每年慕名而來參觀學習“三田”文化廣場,達3萬人次以上,銀杏文化公園,每年慕名而來達5萬人次以上,吳騰漢故居,每年慕名而來1萬人以上,這些先賢文化如同春風化雨,走進尋常百姓家,涵養鄉村文明,滋潤農民心田。在均溪鎮“第二集美學村”舊址建立市級廉政教育基地,讓群眾在“舒心”中怡情,在“賞景”中增德。(大田縣委文明辦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