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要想進步,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為“先鋒隊”和“排頭兵”,厲行節約,黨員干部先作為!
厲行節約,需要提高站位!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更是強調:“中央政府這次是帶頭過緊日子,各級政府都要過緊日子,決不允許搞形式主義,干那些大手大腳花錢的事。”可見厲行節約之迫切之緊急,所以黨員干部一定要提高站位,著眼大局,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厲行節約,需從小處作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任何一件小事乘以13億都是一件大事,黨員干部自覺在家庭生活中,節約一粒米、一把面、一滴油,爭做“光盤族”,減少餐廚垃圾;在外就餐時,合理點餐,剩飯剩菜自覺打包,“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艱苦樸素的中華傳統美德代代傳承。把節約做到細微之處,效果就會顯而易見。
厲行節約,需要長久作為!節約意識的樹立、節約美德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黨員干部要帶頭增強引領文明新風尚的行動自覺。切實擔當起社會責任,積極向親戚、朋友宣傳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重要意義,督促親友厲行節約,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厲行節約,需要人人作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個公民都應在日常餐飲中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培養自身節約的習慣,讓護“糧”之心變為積極的行動。這不僅需要我們在制止餐飲浪費方面善始善終,點滴積累,還應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黨員干部要在生活中先作為,帶動人人作為,共同促進社會文明向前邁進。
毛澤東同志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標準。周恩來總理更是把一件滿是補丁的睡衣穿了幾十年。黨員干部作為“先鋒軍”“排頭兵”,一定要提高站位,著眼小處,久久為功,帶頭行動起來!堅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南平市委文明辦孫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