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也令人痛心!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糧食是群眾的幸福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食,群眾的幸福就沒有了根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糧食生產、糧食安全上化大力氣,采用精準有效的多種保障措施,通過政策扶持,地方努力,科技助陣,扶持農業等齊心合力,才使得我國的糧食安全牢牢把控,群眾的幸福飯碗更加有質有量。
提高節糧意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能因為糧食不愁了,就可以不注意節約。近年來,我國在推進光盤行動上將此當成一場持久戰來打。大多數餐飲行業、食堂、家庭都能按照光盤行動,履行節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于光盤行動的認識依然不夠,鋪張浪費現象還存在。要促使光盤行動久久為功,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才能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加強宣傳教育共同營造良好節糧氛圍。不要以為我們的糧食安全有保障,我們的糧倉富足就可以高枕無憂。今年的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節約糧食不僅關系到人類幸福的保障,更關系到天下的安全。要杜絕浪費糧食的可恥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只有在全社會切實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才能得到根治,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浪費糧食的行為。
對于浪費糧食的行為需監管到位。要真正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良好氛圍,除了大家努力外,見到身邊有浪費的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該規勸的規勸,該曝光的曝光。尤其是對于集體單位,浪費嚴重的餐飲單位、食堂等,更要采取問責制度,只有真正從上而下形成節約糧食的氛圍,才能通過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形成多從合力,對切實加強監督和管理,培養大眾勤儉節約良好美德。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指示,采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是,不能因為有點成績就可以高枕無憂,要看到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相關部門只有齊心合力,從培養好習慣入手,制定實施更有力的舉措,“半份菜”“光盤”等才能切實成為推動全社會深入推進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的利器,加速節約浪費走心。
推進“節糧入心”需凝合力強落實,方能讓幸福飯碗更穩當。相信通過教育、監督、習慣、氛圍等共同努力推進,才能確保糧食浪費問題及早消弭,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良好社會風尚。(福州文明辦 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