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08月11日,新華網)
近年來,雖然我國的糧食安全基本穩定向好,但是,對于餐飲浪費行為所帶來的糧食安全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雖然自2013年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已蔚然成風。但是,這種良好的風尚在很多地區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弘揚與推廣。現如今,很多市民在餐飲店就餐,愿意將吃不完的菜打包帶走的依然不多;很多青少年,由于一直成長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大多都有些鋪張浪費的行為,另外,一些微視頻、APP等大肆宣傳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飲食文化,對于當前本就習慣于揮霍、浪費、講氣派和排場的青年人更是猶如在“植入毒瘤”。種種不良的飲食行為,都在傳遞鋪張浪費的餐飲文化。要徹底扭轉這種非理性的餐飲文化,需要多措并舉,齊抓共管。
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根植”節約意識。餐飲文化,這是與文明社會“同步”的意識形態。餐飲文化是否理性,在餐飲行為中有直接的體現,也反映出文明社會的高度。多年來,聚會吃飯講排場和氣派,講究要多點菜,要剩菜,甚至還美其名日“年年有余”。這樣的非理性“聲音”只會讓鋪張浪費的餐飲文化更加地泛濫。由此可見,營造節約的餐飲文化,必須要在思想觀念上進行熏陶和“洗禮”。通過各種方式,在各大重要的公共場所,加強對節約餐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將節約的餐飲文化最終“根植”成一種自覺,讓社會形成珍惜糧食、節約資源、減少消耗的文明風尚。
加強網絡平臺監管,杜絕浪費的“吃文化”的蔓延。如今,在B站、快手、虎牙等網絡直播平臺中的美食欄目,往往都存在吃播主播。這些吃播主播就是以“大口大口”吃的形態出現在平臺上。其實這些吃播的“吃”視頻都是通過剪輯之后形成的,大多數看似“吃下去”的食物卻并沒有真正進入他們的身體,而很多就是吐掉了甚至直接就是倒掉了。這些吃播的行為本身就是鋪張浪費的代表,更為糟糕的是,他們在網絡上的直播無異于大肆宣傳和鼓動更多的青年人去效仿,這就會讓鋪張浪費的“吃文化”不斷蔓延和傳播。因此,要在社會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還必須加強對所有網絡平臺的監管,要杜絕低俗、浪費的吃播欄目不斷“侵襲”更多的青年人。
節約,是對糧食和資源的敬畏,是與生態環境和諧友好的體現。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衣食無憂,擁有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時代,但是,依然需要通過多管齊下,營造節約的餐飲文化,讓社會的“吃”文明能不斷發揚光大。(莆田文明網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