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凱、吳明強為黨員街巷長代表頒發《落實“門前三包”監督員聘書》 邱佳鑫攝影
文明風8月10日訊(通訊員 施遠圻 李淑媚 邱佳鑫 蘇玲玲) 8月7日下午,鯉城區“落實‘門前三包’ 共建文明城市”行動啟動儀式在泉州市區威遠樓廣場舉行。泉州市直部門領導賴暢水、王森江、莊金山,鯉城區四套班子領導劉林霜、黃天凱、吳明強、白建勝、高云飛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鯉城區委副書記王明元主持。
啟動:全市率先開展“門前三包”提升行動
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進一步動員廣大黨員和群眾共建美好古城,營造舒適、干凈、有序的市容環境,鯉城區決定在全市率先開展以落實門前衛生、秩序、設施“三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提升行動,通過全民參與的方式,真正把落實“門前三包”作為城市管理的破題和創新之舉。
儀式現場,區委書記劉林霜發表致辭,他指出,全區上下要共同行動,進一步增強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掀起集中整治高潮,持續推進創城創衛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他強調,要在點睛破題處全力攻堅。讓廣大市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內在變化;要在責任領域內主動出擊。堅持“業主承諾、部門聯動、街巷督促、志愿引導、集成管理”工作主線,全面推進“門前三包”精細化、常態化管理;要在全員參與上創出特色。發揮黨員街巷長帶動作用,確保“門前三包”責任落實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突出志愿服務共建作用,爭取群眾廣泛支持參與“門前三包”,注重宣傳輿論引導作用,廣泛宣傳法規政策,增強市民的城市意識和文明素質。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此次行動中,鯉城區將落實“門前三包”融入“黨員街巷長”治理模式,賦予黨員街巷長以新的責任,履行監督職能,勸導監督“門前三包”在鯉城區的每一條街巷落細落實落地。
解讀:多措并舉 落實落細“門前三包”
此次鯉城發布《關于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了“門前三包”責任區劃分,主、次干道責任單位的責任區域:寬度為責任單位產權所有或租賃使用的場所臨街建筑物的寬度,縱向長度為責任單位門面至人行道的路沿。小街巷責任單位的責任區域:寬度為責任單位產權所有或租賃使用的場所臨街建筑物的寬度,縱向長度為責任單位門面至路中線。建設單位責任區域: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要求實行封閉施工)及其出入口至路面,以及建筑材料轉運堆放場所。臨時停車管理單位責任區域:所管理的停車場范圍。
“門前三包”責任內容包含:責任單位應做好責任區范圍內的市容環境衛生(簡稱包衛生)、市容環境秩序(簡稱包秩序)和環境衛生及綠化設施(簡稱包設施)的維護和管理。
《通告》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監督“門前三包”責任制的實施,對不認真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責任單位,有權向轄區街道辦事處或撥打鯉城區城市管理局24小時舉報電話22181361進行舉報。
責任單位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門前三包”責任要求,由城市管理部門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福建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福建省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不服從“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妨礙執行公務,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行動:多部門開展“門前三包”現場整治
啟動儀式結束后,區城管局牽頭組織公安、交警、市場監管等部門執法力量在東街、西街、中山路、新門街、北門街等主次干道開展現場整治行動,青年志愿者、社區工作人員配合進行宣傳勸導。
下午5點多,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在市區中山中路沿街開展整治行動,記者發現部分商家為圖方便將拖把、餐桌椅、廣告牌放置騎樓下,不僅造成騎樓過道擁堵,也影響街道美觀。執法人員幫忙商家將東西搬至店內,并對其進行宣傳教育。
在金魚巷口,一家店鋪正在裝修,業主按照要求用塑料布將店面圍擋起來,但是在店門口卻放置了一堆水泥渣土等建筑垃圾,執法人員要求業主立即清理干凈,并提醒其在裝修過程中注意防止粉塵擾民。
而在市區西街,不少商家因店面較小,將貨物擺放在店門口占道經營,執法人員立即要求商家將貨物搬進店內。整治過程中,不少商家表示以后將做好“門前三包”,共同維護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
據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天整治主要以勸導為主,強化商家“門前三包”意識;接下去,街道、社區將進行常態化巡查,引導商家做好“門前三包”工作,對拒不履行職責的商家,將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為更好地進行“門前三包”宣傳,今天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和青年志愿者們走街串巷,分發“門前三包”宣傳單,向沿線商家和住戶耐心宣傳解讀“門前三包”的責任范圍及文明創城的相關知識,勸導沿街店鋪負責人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和義務,確保門前干凈整潔、停車整齊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