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常,明亮的場地,可愛的孩子......連日來,福建莆田圍繞“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為主題創新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志愿者、社工、老師們利用現有場地,整合教育資源,陪伴青少年們健康成長,為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護航添彩”。
愛心暑托班 快樂不簡單
2020年莆田市總工會關愛職工子女暑托班開班啟動儀式舉行
2020年莆田市總工會關愛職工子女暑托班開班啟動儀式舉行 圖片來源:福建日報莆田觀察
7月27日上午,2020年莆田市總工會關愛職工子女暑托班開班啟動儀式舉行。本次暑托班由莆田市總工會、各縣區工會及相關單位主辦,莆田市心海社工服務中心承辦。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彭鯉芳,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林志揚,各縣區總工會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現場。
“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暑假期間,大部分‘雙職工’家庭的孩子面臨著無人看管安全、無人教導作業的問題。”據莆田市心海社工服務中心主任祁中山介紹,關愛職工子女暑托班是莆田市總工會打造的一個公益項目,旨在推進“黨建+”社區鄰里中心共享職工之家建設,解決暑期職工子女真空管理的問題。全市共設有13個班級,服務近300位小朋友,通過開啟豐富多彩的暑期方式,滿足職工子女安全、健康、教育、成長的需要。
現場,帶班班主任、社工及志愿者代表作出“繽紛暑期 你我同行”的莊嚴承諾,表示將共同促進孩子們的全方位發展,讓他們度過一個充實、快樂、安全的假期。
活動合影 圖片來源:福建日報莆田觀察
儀式結束后,由專業拓展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暑你精彩 快樂一夏”拓展游戲,通過一系列團隊游戲,培養孩子們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據介紹,今年暑托班為期4周,免費提供“教育”與“托管”相結合的公益性暑期服務,不僅注重孩子的基礎教育,如暑期作業輔導,閱讀等,還開展了體驗傳統文化類課程,包含國學、書法、中醫文化、莆田戲等。同時還特別關注兒童的全方位發展,設置了創意樂高、趣味游戲、手工天地、體育運動等各類特色課程。
愛心潤童年 歡樂伴成長
涵江區舉辦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夏令營溫情又走心
7月24日下午,在涵江區“巾幗聚愛 花開莆陽”莆田市婦聯關愛留守流動兒童關愛基地——鎮前小學內傳出了陣陣的歌聲、朗讀聲、掌聲、歡呼聲,原來是“守護童年 牽手共成長”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夏令營結營儀式正在進行。
“守護童年 牽手共成長”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夏令營活動 圖片來源:涵江區委文明辦
活動現場,參加夏令營的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帶領下一起表演了國學朗誦《少年中國說》、武術表演《太極拳》、紅歌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匯報演出節目,整齊劃一的動作和嘹亮的歌聲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活動現場抽取了許愿瓶、學習大禮包、幸運鼠等夏令營幸運大獎,以游戲的方式為孩子們送上了特別的暑期禮物。
最后,涵江區婦聯副主席陳麗敏代表莆田市婦聯、涵江區婦聯為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帶來了水杯、結營蛋糕,同時抽取了5名夏令營特別大獎——護眼小臺燈,結營儀式現場氣氛活躍。
快樂過暑假,安全法治不“放假”。圖片來源:涵江區委文明辦
據了解,此次“守護童年 牽手共成長”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夏令營是“巾幗聚愛 花開莆陽”莆田市婦聯關愛留守流動兒童項目暑期活動,于7月23日-24日在莆田市婦聯關愛留守流動兒童關愛基地——涵江鎮前小學舉辦,活動由莆田市婦聯主辦,涵江區婦聯、莆田監獄三監區、涵江金盾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金冠眼視光中心協辦,助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整個夏令營包含“健康習慣軍訓篇”“暑期安全自護篇”“興趣培養成長篇”“匯報演出展示篇”等豐富多彩的課程,通過活動把愛國、自護、環保等理念傳達給孩子們,讓大家在快樂的學習中收獲知識,增進友誼,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
從“心”破題 關愛后浪
城廂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孩子減少“成長的煩惱”
7月28日上午,城廂區團區委組織返鄉大學生,聯合區婦聯在南湖村開展“守護祖國花朵,傳遞后浪關愛”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該主題活動以南湖村4-6年級30余名留守兒童為對象,旨在通過煩惱分享及其紓解辦法交流,引導孩子們正確面對和處理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健康快樂成長。
城廂區開展“守護祖國花朵,傳遞后浪關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圖片來源:今日城廂
活動以默片為開場,孩子們從最初的喧鬧漸漸地被視頻中充滿煩惱的小女孩帶入情境。大學生們順勢舉行了煩惱分享會。
“我好久好久沒有見到爸爸媽媽了,我好想他們,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稚嫩的童聲響起,述說的卻是與童稚格格不入的揪心話題。大學生們引導孩子們從悲傷的氣氛中走出,一起討論煩惱的解決辦法。
活動現場,大學生們讓孩子們將煩惱寫下,并貼在氣球上“放飛”。驕陽之下,五彩斑斕的氣球裝著孩子們的煩惱晃晃悠悠地飛往藍天,孩子們的眼角和唇角也如高飛的氣球一般逐漸上揚,繪起明媚的弧度……
據悉,此次活動讓留守兒童們感受到放下煩惱的快樂,也讓他們學會了傾訴和求助。下一步,團區委將繼續組織返鄉大學生們,結合“黨建+”社區鄰里中心建設,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稿件來源:福建日報莆田觀察/涵江區委文明辦/今日城廂 莆田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