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5日訊 上黃柏村是省級文明村,是省級歷史名人游樸的故里。游樸承祖德家風,把忠孝鐫刻于心,以民為本,以濟世恤民持正清明聲名遠播。
“這些墻繪濃縮了游樸勤學、孝廉的一生,不僅為我們村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也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載體。”76歲的上黃柏村村民游愛眉經常帶著4歲的孫女,沿著溪澗游步道踱步到文化廣場。“孩子雖小,在耳濡目染下,從小也知道,為人要仁智孝,當官應要清慎勤。”收到孝廉文化的熏陶,如今的黃柏鄉掀起了移風易俗、培育新風的熱潮。
“這些原本是破敗的民房裸墻,我們在不改變房屋原有結構的同時,整治修葺破損墻壁,以游樸孝廉文化為主題進行了墻面彩繪。”據上黃柏村支部書記游福堂介紹,游樸為官“三主法司,無一冤獄”,民間稱之“小包公”。游氏宗祠內還保存著《游氏家范》,是游樸生前親自為后人所訂立,書中的孝道至理和廉政警訓被游氏子孫奉為至理。上黃柏村將游樸勤學、忠孝、清廉的品格為農村文化定位,以墻繪水墨漫畫、編撰孝廉典故、建設文化公園等形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村民宣傳廉政知識,弘揚孝道精神,讓孝廉文化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
“喪事簡辦、婚事新辦、重孝守廉以蔚然成風,僅今年上半年就取消了紅白事西樂隊、嗩吶鼓樂、燃放煙花爆竹、大事操辦酒宴10多場,近幾年累計節省花費數百萬元。良好的社會新風氣,既減輕村民經濟負擔,也為鄉村振興聚合了正能量,提升了黃柏作為孝德、休閑、生態、養老之鄉的知名度。”黃柏鄉紀委書記吳智文說。
近年來,黃柏鄉深入挖掘游樸家風家訓、孝廉典故,在游氏宗祠前建了孝德文化廣場,并開展小板凳宣講、二十四孝圖說、廉潔小話劇、民俗文化節等文化主題活動,有效營造了清正廉潔、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風氣。
(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