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尾中心小學生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龍海市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7月28日訊(通訊員郭偉斌)龍海市港尾鎮(zhèn)自去年以來,通過整合港尾鎮(zhèn)黨群文體活動中心、龍海市圖書館分館等原有平臺的基礎上,建立港尾鎮(zhèn)志愿服務聯絡站、太武講堂,豐富展廳內精神文明內涵,開展多方位實踐活動,圍繞“四好”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帶動全鎮(zhèn)16個村(居)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努力打造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
一是舉好旗幟,守好意識形態(tài)陣地。利用實踐所內的太武講堂,成立講師團不定期開展宣講活動,內容涵蓋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廉政文化、愛國愛家等多方面。自實踐所成立以來,共開展宣講15場(次),受眾人數達1300人(次)。
二是樹好典型,弘揚社會道德風尚。開展“感動港尾·美德人物”暨第二屆美德善行模范人物評選并舉辦頒獎晚會,讓仁善在港尾蔚然成風。同時,依托港尾鎮(zhèn)志愿服務聯絡站,開展科技、扶貧、文化、衛(wèi)生、疫情防控等領域的志愿服務活動。聯絡站成立以來,共開展志愿活動23場(次),受惠群眾1486人。
三是用好平臺,滿足群眾精神需求。實踐所內圖書館、文體設施等對群眾免費開放,全方位滿足群眾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還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定期舉辦廣場舞、剪紙、送春聯等系列活動,讓群眾享受文化盛宴。
四是講好故事,凝聚港尾發(fā)展力量。多功能展示廳內集中展示港尾城鎮(zhèn)舊影、發(fā)展概況、總體規(guī)劃、黨建成果、精神文明成果等,既保存歷史痕跡,留住文化記憶,又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樹立信心,勇立潮頭,不斷為港尾發(fā)展貢獻力量。(龍海市委文明辦 龍海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