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惠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勝年。惠安縣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創建工作導向,持續關注民生需求,全力破解熱點難點,積極營造共建氛圍,文明城市創建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完成瀝青化改造的惠安縣溪濱路,路面變寬,也變美了。道路一側規劃了公共停車位。每個停車位中間都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圓形裝置——地磁。它可以實時感應車輛進入和駛離泊位的時間,自動對車輛的??坑嫊r計費。搭配上巡檢員的人工作業,就能為廣大駕駛員提供智慧、便捷的停車服務。
一個路段會配備一個巡檢員,他就負責40幾個車位的路段的巡視,他會采用我們的設備進行車牌號碼拍攝,將車牌號碼跟我們的地磁設備進行一個匹配。他就可以將這個訂單推送給車主。車主只需要把車輛停靠在車位上面,就可以去做他需要做的事情,車輛駛離停車位之后,我們會自動推送微信給車主,他點擊微信上面的鏈接就可以隨時進行繳費。
比如我們車停進來以后,它會自動識別,我們收費的時候也不用再特地去掃碼,直接在我們手機上就可以操作了,這比以前倒是方便挺多的。
這就是“惠安智慧停車系統”。今年5月1日起,惠安縣城區1000多個路面公共停車位開啟智慧停車收費新模式。運行一段時間來,智慧停車系統有效降低了運行成本并提高運行效率,一定程度緩解了城區交通堵塞、停車難等問題。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城市的“筋骨”,那么文明建設就是城市的“靈氣”。一座城市要“涵蘊靈氣”,就需要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為了讓城市更美麗,惠安縣積極開展“牛皮癬”整治的工作探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著力打造“無癬”城區,首創全省“無癬”縣城。
在惠安縣螺城鎮科山花園小區,工作人員正進行“牛皮癬”巡查整治工作。一旦發現問題,他們將第一時間匯報承包公司,并著手進行清理。螺城鎮將轄區所有行政區域全部納入“牛皮癬”清理承包范圍,選擇技術過硬的專業隊伍駐點。同時采取網格化管理,48名保潔員建立了15個整治網格,確保城區不留死角。
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宣傳引導,微信平臺、LED,各社區的入戶宣傳指引企業、商家、個體指引他們到便民服務欄去張貼,或者做一些規范的廣告,通過政府部門社區居民還有清理公司共同配合下,我們現在基本實現“無癬”。
如今,行走在惠安縣城區主次干道、街道社區、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已經很少再見到亂張貼、亂涂寫的小廣告,城市愈發整潔美麗。
近年來,惠安縣共安排近4億元項目經費,啟動并完成了154個創城達標提升項目,城市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