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文史專家李啟宇介紹《清風裕德》的創作歷程。湖里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7月14日訊(通訊員 張金連)文明家風拂人心,修身立德傳溫情,詩書傳家久,涵養社會好風氣。日前,由中共廈門市湖里區紀委、中共廈門市湖里區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湖里區社科聯主辦的《清風裕德》新書首發式在惠和石文化園召開。
湖里區江頭街道素有“鷺江之源頭”美稱,隨著江頭街市興起,這里逐漸形成廈門海運陸運樞紐、物資集散地、商貿和手工業中心。這片土地積淀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出多位清官名人,明代閩南名宦池浴德便是其中一位。
池浴德(1539年-1617年)是明代同安縣嘉禾里中左所(今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臺灣街一帶)人。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舉人,翌年考中進士。恪守“矢心天日,不負蒼生”的理念,歷任浙江遂昌縣令、南京吏部考功主事等職。閩南的方志文獻記載著他的浩然正氣。池浴德被授予浙江處州府遂昌縣知縣令,為正七品官員。離赴任當天,他的父親送他一幅手書對聯:“世積儉勤,席祖蔭,追思昔日;官期清白,戒兒曹,努力將來”。從此,池浴德在官場上便把“儉勤”“清白”作為為官處事的座右銘。
池浴德出任浙江遂昌縣令,剛上任就立即清理積案300余件,這些案件大都是因為沒有油水可撈,因而被積壓下來。在辦案中,池浴德堅持分文不取,眾民赴縣訴訟,無需繳納費用,只需攜帶半升米用以路途所需,因此民間稱池浴德為“池半升”。
本次首發式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孝廉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講訴以池浴德為代表的廈門池氏奮發有為、勤儉廉潔,廣施仁義的群體形象,號召所有領導干部以廉潔修身齊家,為塑造個體人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提供支撐。
與會代表參觀湖里區家規家訓館,重點解讀“池浴德家風故事”,大家聚精會神地瀏覽包括池浴德和他岳父傅鑰等39位歷史名人的家規家訓與經典故事,感受關于池浴德家族清正廉潔、樂施好善的家風精神。
惠和石文化園作為福建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一直以來善于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弘揚家風美德,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教育、精神文明創建,守正創新,使家風文化煥發時代活力,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