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區殿前街道北站社區企航志愿服務聯盟成員單位建行航空港支行開展“勞動者港灣”服務,為社區老人提供愛心水杯(殿前街道供稿)
日前,湖里區殿前街道北站社區企航志愿服務聯盟成員單位禾堂餐飲認領長者季度生日會服務,為社區老人送上節日慰問品。(殿前街道供圖)
文明風7月3日訊(通訊員 陳浴娟)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北站社區充分整合企業優質資源,助力到社區建設中來,以“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區域志愿服務聯盟”為總目標,采用“333”工作方法,通過“走進企業,提供服務”以及“走出企業,反哺社區”兩條路徑,不斷推動聯盟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打造社區志愿服務品牌。
制定模式,頂層設計“融進去”
聯盟采取“333”工作方法,即三個介入平臺(教育管理平臺、黨群服務平臺、先鋒示范平臺)、三套保障機制(陣地保障機制、工作隊伍機制、經費保障機制)以及三種服務模式(同步孵化模式、黨群組團模式、產業聯建模式),以三年為周期,第一年重點打造三個介入平臺,組建志愿聯盟,開展相應志愿服務活動;第二年重點建立三套保障機制,優化機制建設,增強隊伍力量;第三年重點形成三種服務模式,促進志愿聯盟自主運行。
通過三年服務模式,將“333”工作法融入聯盟服務中,促進聯盟長效發展。從“志愿者”的挖掘,到“志愿團體”的培育,再到“志愿聯盟”的成立,一個嶄新的志愿聯盟逐漸成型,從概念化的想法到落地成有明確規章制度的志愿聯盟。截止2019年至今,共開展活動32場,服務人次達1300多人。
立足需求,堅持服務“走進去”
采取“走進企業,提供服務”的方式,通過企業走訪建立職工需求清單;再根據職工的需求,制定職場禮儀、人際溝通等課程培訓,趣味運動、知識競賽及黨日活動等協作式共建的服務清單,讓企業及職工按需點單;整合多方資源,為企業及其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
聯盟成立至今,聯盟成員單位數量不斷增加,現有成員單位49家,成員數量不斷拓展,力量不斷增強,為社區志愿服務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人員保障。
助力民生,推動資源“引出來”
實行“走出企業,反哺社區”的方法,搭建供需平臺,助力社區服務工作。通過調研社區居民基礎需求,制定“文明創建、宣傳教育、醫療保健、文體娛樂和扶弱濟困”等志愿服務清單。由企業自選認領志愿服務項目,根據自身資源開展志愿服務。志愿聯盟結合成員單位的資源優勢,提供多樣志愿服務,將志愿服務成果真正惠及到社區弱勢群體。
2019年至今,開展反哺社區活動42場,服務人次達2000余人。聯盟利用微信等多平臺進行宣傳報道,共發布文章70篇,閱讀量達10000余次,保持每周發布1篇文章的頻率。廈門日報、廈視新聞等媒體紛紛進行報道,擴大了服務影響力。(中共湖里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