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志愿者服務團授旗儀式,閩侯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6月15日 6月13日上午,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閩侯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閩侯白沙鎮林柄村開幕。開幕式上還同步啟動為期十集的非遺微紀錄片拍攝計劃,展現閩侯非遺的風采。
當天9時,喜娘喝彩拉開了活動帷幕。隨后,閩侯南少林詠春拳、福田楊家槍法、閩劇折子戲、民俗舞《大頭娃娃》等精彩節目先后登臺亮相,令人目不暇接。
現場還為小箬禮餅制作技藝、尚干林氏中醫診療法、泥塑雕刻技藝、鴻尾山歌等新晉非遺項目授牌。活動還通過網絡進行全程直播,截至當日13時,累計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2萬人次。
據了解,閩侯目前擁有2項省級非遺項目、10項市級非遺項目和28項縣級非遺項目。
當天,活動現場還舉行閩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志愿者服務團授旗儀式,這也是閩侯縣首支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服務團隊,旨在有效保護宣傳閩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隊員多為熱心文化,關心閩侯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各界人士。他們致力于講好閩侯非遺故事,傳播和展示閩侯豐富的非遺保護和發展成果。向觀眾呈現獨具特色的閩侯非遺風采,讓更多人看到閩侯的非遺項目在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下迸發出的新時代的生命力。(閩侯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