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晉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6月12日(通訊員林麗)2020年,晉安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全國文明城市、省級文明城區創建迎檢為主要抓手,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和未成年人教育實踐活動,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切實提升全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
6月11日,晉安區召開2020年晉安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區教育局、區文體旅局、團區委、區婦聯、區關工委以及各鄉鎮(街道)分別匯報2020年上半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情況及下階段工作安排。會上通報了全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對下階段工作進行部署。9個鄉鎮(街道)、21個區聯席會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出席會議。
各聯席會成員單位如何共織“一張網”,護好“童心人”?都涉及到哪些方面了?跟著文明君來看看…
一、做好文明城市、文明城區屆期總評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的屆期總評的前置條件,事關創建工作的成敗。晉安區將對照體系查漏補缺,盡快補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工作短板,突出對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學安全、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等內容的完善,做好網上申報材料的整理上報工作和實地的提升工作。
二、深化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評選工作。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是優化校園環境、濃厚文明氛圍、強化德育成果的重要抓手。區委文明辦、區教育組織開展各級文明文明校園創建屆期總評工作。同時,區委文明辦、區婦聯等部門將深化文明家庭創建,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積極探索建立文明家庭動態管理機制,推動文明家庭創建常態化;廣泛動員全區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家庭創建評比活動,同步推動黨員干部好家風建設工作,大力弘揚文明家庭先進事跡,助推全區傳播優秀家庭文化;鼓勵、引導文明家庭在防疫抗議、愛國衛生運動等重要活動中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
三、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一是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5月底,市委文明辦聯合市委教育工委、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等部門評選出10名“2020年福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晉安區鼓山苑小學王嗣娜同學光榮入選;同期,經全區各中小學校推薦,區委文明辦、區教育局、團區委、區婦聯、區關工委層層篩選,評選出晉一小任恩宏等13名同學為“2020年晉安區新時代好少年”。區委文明辦、區教育局牽頭在全區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通過“今日晉安”“晉安微文明”公眾號專題展示,在校舉辦表彰大會、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等形式,促進全區廣發在校中小學生學習宣傳身邊榜樣,引導未成年人樹立遠大志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二是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組織最美人物、身邊好人、抗“疫”先進人物等各方面模范人物進校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節日,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區教育局牽頭全區中小學校通過各級網站開設的活動專題專欄,積極組織青少年開展留言寄語等互動交流;利用宣傳欄、顯示屏、廣告牌等戶外媒介,營造氛圍,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將愛國熱情與報國行動有機結合。
三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文明校園創建為平臺,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我們的節日”、經典誦讀和戲曲、書法、傳統體育等進校園等活動,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利用團隊日活動,邀請優秀傳統文化老師和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走進學校、社區和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場所,豐富未成年人校內校外文化生活,讓中華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持續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導廣大家庭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自覺傳承中華孝道,用良好家風涵育青少年的道德品行。
四是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區各中小學常態、長效開展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以愛國衛生運動、文明交通、敬老助老、勤儉節約等為主要內容,組織學生志愿者開展環境清潔、文明禮讓、孝心敬老、節水節電、保護環境、公益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并結合當下防疫抗疫工作新形勢、新要求,以疫情期間英模人物為榜樣,引導青少年立志爭當時代雷鋒。同時,推動志愿服務組織設計面向青少年的志愿服務項目,吸引學生參與,引導青少年把學雷鋒和志愿服務作為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讓“志愿服務”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五是開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實現知行合一。教育局應組織各校以“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為主題,在各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依托場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教育資源,以“勞動美”為主題,開展愛國教育、勞動體驗、保護環境、素質拓展等實踐活動,活躍青少年課外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勞動素養;選樹“勞動小能手”典型,推動學校將“勞動光榮”的觀念融入教育教學各方面,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衛生清潔等集體勞動,引導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思想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強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落實“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后疫情時期青少年心理疏導。教育局應組織各中小學校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活動課、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健康講座等,面向學生及家長開展防疫知識答疑、居家自護心態調整、心理壓力緩解等服務,塑造青少年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培育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點)建設,充實設備,完善服務功能,配置專、兼職心理咨詢老師,運用網絡、面詢、電話、培訓等多種形式,常年長效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素質訓練活動,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五、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是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牽頭有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要按照測評標準及要求,落實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宣傳,落實刊播任務、創新刊播方式、豐富刊播載體,保證公益廣告數量、密度、質量達到標準要求。二是區政法委、區城管局、文體旅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要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術等多種手段,集中力量開展中小學校周邊環境整治,重點整治學校周邊食品銷售經營者、餐飲服務經營者(含小餐飲)、食品攤販、網吧、娛樂場所等市場主體,促進經營者規范經營,嚴肅查處學校及周邊無證無照違法行為。整治行動要力求做到常態化、確保效果實,為未成年人提供文明、和諧的校園周邊環境。三是各中小學校和區交警部門要持續提升完善校園周邊治安和交通環境。由區交警大隊按照區教育局提供的學校清單,對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設施進行提升完善。全區各中小學要全面加強文明出行、安全交通教育,加大文明交通宣傳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廣大師生們安全意識,營造安全出行氛圍。四是區婦聯、區文體旅局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的作用,組織開展滿足未成年人多樣化需求的校外活動,使之成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晉安區踏踏實實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做細做實,著力打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晉安區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