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為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和各類困境兒童在脫貧攻堅中不掉隊,印發《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切實實現好維護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合法權益。(6月5日《廣西日報》)
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問題的癥結是家庭貧困導致的親子分離、親情缺失、陷入困境,以及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兒童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一系列連帶的社會問題。
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接近700萬人。在這個龐大群體中,有的孩子缺少精神上的撫慰,掰著手指頭數著父母的歸期;有的孩子缺少物質上的補助,與爺爺奶奶守著家徒四壁的房屋;有的孩子缺少心理上的輔導,在孤獨寂寞中變得孤僻、內向。這些問題的出現,并沒有隨著鄉村年輕人離開家鄉進城“尋金”而改變,反而因“留守兒童”問題陷入了難以致富的怪圈。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沖鋒號已經吹響。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除了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更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尤其不能讓龐大的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群體成為脫貧攻堅的短板。
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履行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職責,通過完善制度、織密守護網,以落實監護責任、預防和打擊不法侵害、控輟保學、防范意外傷害等維護兒童權益最基本的現實問題為切入點,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在脫貧攻堅中不掉隊。
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問題則是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題中之義。因此,廣西民政部門深入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從政府角度切實將農村兒童的健康成長放在重要地位,有利于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督促農村留守兒童父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助力脫貧攻堅,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安全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千家萬戶的希望。當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健康都得到有效保障的時候,又何愁未來發展?隨著全面決勝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同樣時不我待。(莆田文明網 謝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