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3日期間,電視專題片《決戰脫貧在今朝》播出。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2019年年末起,派出多路記者奔赴20個省區40多個貧困村后用鏡頭記錄下的脫貧攻堅最后一年間。通過《最后的硬骨頭》《共同的事業》《一個也不能少》三集,觀眾能看見,中國大地上那些“貧困的最后堡壘”是如何被攻克。(5月26日《文匯報》)
匯聚力量洪流,攻克脫貧堡壘。縱觀整個專題片里,有撲到一線的扶貧干部、深入大山的博士、扎根鄉村的企業家、與彝族人民結對的解放軍指戰員,甚至身處沿海發達地區的繁華都市深圳,都投身到扶貧中。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城人,專項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全國上下正同心奮斗匯聚在共同的事業中。這股力量,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和諧交響,是中華民族負重奮進的戰斗姿態,更是眾志成城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時代力量。有這樣的力量匯聚脫貧攻堅的洪流,2020年,注定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匯聚責任洪流,向著脫貧沖鋒。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我們遭受了歷史上最具有危害性的新冠肺炎,嚴重阻礙了脫貧攻堅的腳步。但是我們有偉大英明的黨,有團結一心的人民,在最短時間里克服重重困難,使疫情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有效控制。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復工復產,3月6日,疫情防控形勢剛剛趨穩向好的第一時間,黨中央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再次發出號令: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更是新時代中國向著更高奮斗目標沖鋒的號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瞄準問題打通堵點,脫貧攻堅要啃硬骨頭。從紀錄片中一個個移動的鏡頭中,我們感受到了少數民族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走上小康之路的步伐鏗鏘,群眾斗志昂揚。在“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中,干部沖鋒在前,資源配置到位,政策精準匹配,脫貧攻堅戰役中,一個個貧困戶摘帽、貧困村出列。不過,專題片并非一味展示成果,而是瞄準問題,打通堵點,這樣實事求是地闡述問題,成績與難點并存,《決戰脫貧在今朝》開門見山--要決勝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折射出我們對脫貧攻堅戰的態度和決心。
向脫貧發起總攻,用不松勁打贏硬仗。也恰是秉承這樣真抓實干的精神,中國能在七年間讓2012年年底9899萬貧困人口減為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脫貧后依舊不懈怠、不松勁才是脫貧攻堅戰中產生的恒久力量,脫貧只是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幸福!(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