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正在逐步克服,不會改變脫貧攻堅大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變,決不因疫情而留下鍋底;現行扶貧標準不變,既不降低也不拔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間節點不變,既不推遲也不提前。(5月19日《經濟參考報》)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間節點不變,既不推遲也不提前。這是脫貧攻堅的任務,為了完成此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幸福工程,各地都在爭分奪秒,兩手共同推進,一邊抓防疫,一邊抓戰貧,讓初夏五月,陽光各外明麗。家門口的脫貧工廠機器“隆隆”響;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脫貧致富的歌聲嘹亮;起早貪黑,駐村幫扶的工作組集思廣益、出謀劃策;“云帶貨”、“云直播”等新模式為脫貧攻堅注入大數據活力……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需人才打頭陣,戰貧攻堅更有爆發力。幫助貧困地區實現家門口增收致富,離不開人才“領頭羊”,只有農村脫貧攻堅的人才濟濟,愿意帶領農民增收致富,戰貧攻堅才更有戰斗力。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名叫左繼龍的種植人才,他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職業,用自己的一技之長,成立公司,吸納當地大量勞動力,一年就有2.8萬人次農民在他公司增收。他的公司同時還帶動當地全縣6個專業合作社,種植各類水果8000多畝,為當地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架起了橋梁,也為地方脫貧攻堅注入了戰斗力。
戰貧“領頭羊”有魄力,脫貧攻堅就更能凝心聚力。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戰貧”疊加“戰疫”的特殊節點,要啃下戰貧最后的“硬骨頭”,鞏固戰貧成果,不僅是擺在國家、地方面前的大事,也是擺在每個中國人面前的大事。但我們身邊,如果多一些有像左繼龍這樣的戰貧“領頭羊”,疫情就永遠阻擋不了中國脫貧攻堅步伐。有這些有擔當、有作為的鄉村脫貧人才鼎力,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快速走上致富路就不會愁。因為背后有強大的國家,有過硬的地方建設人才,鄉親們脫貧攻堅的決心和行動就更加有力。
有戰貧“領頭羊”標桿引領,更能激發貧困地區群眾的戰斗動力。在脫貧攻堅戰中,有的貧困民眾因為內生動力激發不夠,對于致富缺少信心。這時,如果能多點脫貧攻堅人才在培育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上找到爆破點,再積極整合科技資源,做好科學設計,構建層次定位清晰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立足縣情實際,統籌整合各類資金資源傾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戰貧產業,積極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傾力扶持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才能讓左繼龍這樣的戰貧“領頭羊”多了用武之地,也讓鄉親們增收致富更有保障。
人才不僅是戰貧的“利器”,也是國家發展的“動能”。穩定農業一線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上,需要地方提早栽下“梧桐樹”,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創業,并為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人才培訓提供強支撐,才會有帶領群眾一起戰貧攻堅的“領頭羊”,和讓鄉親們增收致富的產業鏈。地方政府只有多為脫貧攻堅人才施展能力、綻放人格魅力搭建舞臺,才能激勵更多人才為家鄉戰貧貢獻力量,引領更多鄉親們鞏固戰貧成果,幸福走在小康的大路上。(福州文明辦 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