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衛同行,文明鄉風再提升。5月16日,福建電視臺《文明福建》欄目以《愛衛同行 美麗鄉村的文明新風》為題,關注報道了泉州地區部分文明村鎮創建工作。
泉港區峰尾鎮:整治舊街面貌 共享文明健康
魚仔街拆除違章搭建改建休閑廣場。泉港區文明辦供圖
據介紹,過去的峰尾鎮街區因魚攤擺放、商戶堆積,導致路面擁堵、環境臟亂不堪。為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有關部門結合文明鄉鎮創建要求,重點對環境問題進行了全面地督查和整改,為群眾創造文明健康的居住環境。
從“無序雜亂的占道經營”到“干凈整潔的口袋公園”,從“早晚高峰摩托車無法通行”到“小轎車24小時暢通無阻”,如今峰尾鎮的主要街道均實現了華麗的變身。
今年4月份,已是省級文明村鎮的峰尾鎮再次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契機,將人居環境整治由點向面鋪開,在鄉鎮的各個角落開展了全面地消殺工作,清理雞窩鴨舍9030處、雜物亂堆亂放5940處、水溝(渠道、池塘)淤泥垃圾823處,整理出土地37.2畝,建設了3個口袋公園,盤活了一大批長期被侵占的村集體資源,實現了人居環境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時美”向“時時美”、“外在美”向“內在美”的轉變。
永春縣橫口鄉:改善人居環境 強化群眾文明健康意識
清除河道溝渠蚊蟲孽生場所 橫口鄉供圖
市級文明村鎮橫口鄉歷來重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將愛國衛生運動和文明鄉鎮創建相結合,多措并舉,將愛國衛生運動落到實處。
該鄉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強農村污水無害化處理和“廁所革命”工作,狠抓環境衛生整治,發動群眾開展大掃除,承擔起門前“三包”,徹底清除衛生死角,開展河道清淤,凈化蚊蟲滋生場所,做到無垃圾成堆、無污水橫流、無雜物亂堆、無禽畜放養,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定期組織對學校、企業、商場、重要干道等區域進行全面消殺,以及做好四害的消殺工作,打造更加潔凈、舒適的環境,讓有害生物無處遁形。通過入戶走訪宣傳、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全方位宣傳,張貼和發放宣傳資料約500份,引導群眾支持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讓群眾充分了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強化了群眾文明健康意識,提升了村莊的整體環境和群眾的生活質量。
永春縣呈祥鄉:構筑全民“防護網” 提升居民參與度
強化衛生滅殺 呈祥鄉供圖
省級文明村鎮呈祥鄉廣泛發動黨員干部、保潔人員、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清理38處亂堆亂放的垃圾,清理轉運垃圾360噸,清除村組溝渠內雜草1300平方,確保群眾生活垃圾治理真正做到“清干凈、轉運掉、保持住”。每天安排專門清潔人員對全鄉42個垃圾房和垃圾車進行消毒,從源頭上預防疾病傳播,杜絕二次傳染。張貼提示標語100余處、3輛“小喇叭”走街串巷和分發4000余份傳單等多種形式,及時有效地向村民宣傳衛生文明信息累計10000余次。強化環境衛生宣傳,進一步提高了村民愛護環境意識,確保村莊整治持續開展和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