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用餐
專人專筷不混用,寶寶餐食勿輕嘗
在準備階段,應事先將餐具洗凈、消毒備用。
涼菜應事先拌好,不要在飯桌上現(xiàn)吃現(xiàn)拌。湯盆、米飯盆中事先放好專門的公用餐具再端上桌。此外,每個家庭成員應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等餐具,并在外形或顏色上易于辨別。
在就餐階段,一方面要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或碗中。另一方面,每個人要自覺使用自己的餐具吃飯,使用公筷公勺夾盛食物。
需要指出的是,有孩子的家庭應鼓勵孩子盡早獨立進食。喂養(yǎng)不能獨立進食的嬰幼兒時,家長或監(jiān)護人不可用嘴嘗試孩子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喂食、與孩子共用餐具等。
餐館就餐
公筷公勺避碗碟,生料專用單獨放
餐館就餐時,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使用。
若要使用餐館的餐具,應主動要求在每個盛食物的容器中配備公筷公勺,并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進行區(qū)分。
公筷應放在筷架上,不應放在個人使用的碗碟上。尤其在吃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現(xiàn)場熟制的菜品時,應提供“生料專用公筷”。
分餐制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每個人一雙公筷一雙私筷,另一種是每份菜盤邊擺上公筷或公勺。湯盆里要放上公勺,喝湯用公勺舀到自己的小湯碗里,舀湯時不要讓公勺觸碰到自己的碗筷,使用完后立即還原公勺。
途中飲食
餐飲能量密度高,勤于洗手護健康
在公交、地鐵或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應盡量少吃或不吃食物,以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疾病感染。
旅客乘坐超過8小時的長途航班時,應減少進食和飲水次數(shù), 縮短進食和飲水的時間。
首選能量密度高、大小恰好能一次性放進口中的獨立包裝顆粒狀、塊狀食品,如巧克力、糖果、堅果等。飲品可以選擇含葡萄糖和礦物質元素的飲料,如運動飲料等。此外,在進餐、飲水前后務必做好手部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