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校園消殺活 倉山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4月30日訊(通訊員吳梅莉)今年4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倉山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愛國衛生運動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運用“加減乘除”法,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一、運用“加法”,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倉山區愛衛辦聯合區委文明辦、區衛健局、區城市管理局等9家愛衛成員單位共同轉發了《關于開展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 為全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營造良好環境的通知》,并制定了《倉山區第32個愛國衛生月工作計劃》。倉山區委文明辦還聯合倉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入駐組織開展了“助力社區防疫”、“助力復產復工”、“助力復學復課”等義務消殺志愿服務,構建安全衛生的生產生活環境。截至目前,共開展三輪集中消殺志愿服務活動,參與志愿者1200人次,社區消殺面積30余萬平方米,工業園區消殺面積20余萬平方米,校園消殺面積190余萬平方米。倉山區教育局聯合倉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校園集中供餐入圍企業和部分民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衛生進行突擊抽查。檢查組仔細查驗各食品生產制備流程,對食品原材料進貨渠道、飲用水過濾、餐盒洗消等環節進行了抽查,對存在問題當場責令其整改,待其整改合格后才可向學生提供午餐服務。
二、運用“減法”,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全面履職“護環境”,愛國衛生月期間,倉山區環衛部門清除暴露垃圾536噸,沖洗陰陽溝31條,清除亂張貼“牛皮癬”1500余處。眾志成城“提顏值”,各鎮街組織干部、村居民2000余人參與環境衛生大整治,對轄區內大街小巷、綠化帶、居民小區、公共廁所、在建工地、樓道走廊、門窗墻面、單位院落的“衛生死角”進行清除,共清理2997處垃圾衛生死角,及時對積存垃圾,整治亂堆亂放、污水橫流、亂涂亂畫、等現象進行全面整治,督促落實好門前“三包”責仼制,并對綠化帶護欄、植物上的灰塵以及綠化帶內枯枝爛葉和垃圾雜物進行全方位清理。督促檢查“促常態”,倉山區創建辦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情況納入文明創建督查重點,對垃圾亂堆放、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進行定期通報,并限期進行整改反饋。4月份以來,區創建辦共開展創建督查12次,下發督查通報4期。
三、運用“乘法”,營造濃厚“愛衛”氛圍。“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勺公筷”“拒絕野味”等一幅幅“愛衛”主題公益廣告出現在倉山區各大街小巷、社區、商場,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4月份以來,倉山區依托各類公益廣告刊播載體,新制作刊播“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題公益廣告120余面,刊播面積近400平方,營造“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濃厚氛圍。此外,倉山各鎮街、區直機關運用多種媒體,向群眾廣泛宣傳與新冠疫情有關的衛生知識,通過多種宣傳途徑,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印發宣傳資料5000余份,橫幅標語512條,健康專欄5期,受宣傳群眾6019人次,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疾病、科學自我防護,增強了群眾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營造出人人愛衛生、講衛生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運用“除法”,轉變思想破除陋習。圍繞不良餐飲習慣,開展“文明餐桌”行動,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光盤行動、拒食野味等,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倉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轄區內的各餐飲企業開展了“文明餐桌”宣傳活動,在轄區內的1000多家中小餐館張貼了文明用餐宣傳標語和倡議書,發放了300余面“文明餐桌”立牌。全區圍繞垃圾不分類、亂扔亂倒垃圾等不良衛生習慣,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志愿服務活動,今年4月份,共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志愿服務活動44場,引導市民群眾在參與垃圾分類行動中養成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倉山區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