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閱時光 迎未來“4.23世界讀書日”主題系列活動 羅源縣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4月29日訊(通訊員吳惠愛)
一城佳景,美不過滿城書香。
書籍和閱讀不僅是一種時尚,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市民手執(zhí)書卷、靜心閱讀的身影隨處可見,這些身影,是羅源最迷人的“文明風景”。
近日,為豐富廣大干部群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精神文明素養(yǎng),積極倡導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社會新風尚,羅源縣委文明辦積極組織各文明單位、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日主題活動,營造濃郁的書香文化氛圍。
品味悠遠書香 傳遞閱讀力量
4月23日,中共羅源縣委宣傳部、羅源縣委文明辦、羅源縣委黨校等多家單位聯(lián)合舉辦“閱時光 迎未來”主題世界讀書日暨道德講堂世界讀書日暨道德講堂活動啟動儀式,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與全縣人民共享詩書魅力,聆聽文明宣講。活動中,15名讀書愛好者相聚一堂,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誦讀,與大家共同品讀經典,在閱讀中傳遞力量、在學習中陶冶情操。線上網友們也互動熱烈,紛紛留言、點贊,爭相發(fā)表自身感悟。活動還邀請了羅源縣首批文明講師團成員、羅源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龔慶忠化身“網紅主播”進行讀書道德講堂宣講,為場內外觀眾們講授《文化與文明》,以其深厚的人生積淀和文化底蘊,從文化文明、文明古國、近現(xiàn)代文明、精神文明與物質生態(tài)文明、文明自信與文明共生等幾個內容用鮮活的事例、靈活的形式,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向大家作了生動精彩的詮釋和講解。通過聆聽道德講座,讓線上線下觀看直播的3萬余人感受到文化與文明的力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的理念進入每個人的心中。
羅源縣商業(yè)總公司干部職工“開展倡導全民讀書,推進文明建設”主題世界讀書日學習活動,號召干部職工“每天少看一小時電視,多看一小時書”,豐富知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受益終生。同時,在機關和基層企業(yè)中進一步掀起了“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和“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熱潮,營造了從我做起、人人參與閱讀的文明和諧氛圍。
羅源縣衛(wèi)健局、中閩水務公司、供電公司、移動公司等多家單位組織青年職工開展讀書分享會。通過閱讀一本好書,并圍繞家國情懷、修身養(yǎng)性、益智明理、向上向善正能量等話題展開熱烈的交流討論,將書中感興趣的片段進行朗讀,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結合,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暢談漫游書海的收獲和體會,使閱讀在每個人心里生根、發(fā)芽、開花。同時,中閩水務羅源公司組織職工家庭親子閱讀,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職工家庭能夠將親子閱讀作為培養(yǎng)孩子愛閱讀、勤思考習慣的途徑,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羅源縣文聯(lián)組織縣鳳山詩社、縣美術家協(xié)會等文藝協(xié)會部分會員在鳳山詩社樓開展2020年“4-23世界讀書日”詩詞吟誦主題活動。活動中文藝會員吟誦了由鳳山詩社詩友創(chuàng)作的“眾志成城抗疫情”主題詩詞,并組織學習《實是》中的《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等文章。用書香浸潤心靈,開啟不一樣的“4.23”。
溫暖閱讀日 贈書送文明
為進一步弘揚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文化,4月17日,中共羅源縣委黨校開展“送教送書進村”主題系列活動,為村民送上由縣委黨校編寫的《羅源縣簡史》《感受人文羅川》《羅川畬族頌》等本土書籍,讓村民了解羅源歷史人文文化,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并鼓勵他們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本土作品,進而了解羅源歷史人文文化,追尋家鄉(xiāng)歷史足跡,激發(fā)愛鄉(xiāng)情懷。
4月24日,羅源縣委黨校分別來到鳳山鎮(zhèn)城關村、西蘭鄉(xiāng)洋坪村開展“送教送書下鄉(xiāng)進村”活動。并由縣委黨校講師黃淑惠為干部群眾們們主講《學習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從“精準扶貧的形成歷程、豐富內涵、羅源范例”等方面,用豐富的事例、數(shù)據、圖片、視頻等進行講解,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特別是列舉身邊的扶貧工作情況,生動形象鮮明可信,受到廣大群眾們歡迎和肯定。
在“4·23世界讀書日”之際,羅源法院組織黨員干警走進共建社區(qū)鳳美社區(qū),現(xiàn)場贈書40余冊,內容涉及政治、法律、歷史讀物等,通過贈書活動引導居民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讓閱讀點亮人生。
書香飄校園 悅讀潤成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放緩了師生們回到校園的時光,,卻阻擋不了校區(qū)師生閱讀的滿腔熱忱。為營造優(yōu)良校風學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不斷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文化品位,福州三中羅源校區(qū)于4月23日舉辦“線上+線下”閱讀活動。九年級師生利用早讀時間組織線下讀書活動,共同誦讀國學經典《魚我所欲也》,教學樓回蕩著“舍生而取義者也”豪氣。
“生命是可貴的,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決不僅僅停留于“活著”。疫情之下無數(shù)沖在前線的醫(y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不正是踐行著“舍生取義”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嗎?正如楊絳說:“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fā)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一學生這樣寫到。”
同時,福州三中羅源校區(qū)策劃了一系列線上讀書活動,如:“聲音傳情”、“共讀一本書”等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也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學們將讀書的感悟制作成美篇,配合優(yōu)美的旋律,精美的圖案,靈動流暢的文字,無不體現(xiàn)學子的涵養(yǎng)和審美意識。
遍地開花的特色閱讀空間,豐富多彩的系列閱讀活動,持續(xù)提升的閱讀指數(shù)……書香彌漫在羅川大地,文明之花在羅源綻放。(羅源縣委文明辦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