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龍社區環保宣導中隊召開環保茶話會,為垃圾分類活動建言獻策 聚龍社區供圖
文明風4月28日訊(通訊員林杰 柯碧田)今年的四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主題為“防疫有我,愛衛同行”。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一段時間以來,惠安把愛國衛生運動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積極引導干部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效筑牢疫情防控基礎,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添磚加瓦。
各方齊上陣 全城總動員
愛國是核心、衛生是根本、運動是方式。根據今年愛衛月活動主題,惠安縣下發《關于開展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全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環境的通知》,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通過線下宣傳、線上沙龍、新媒體互動、制作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及時準確開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宣傳。”惠安縣愛衛辦介紹,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在全縣深入普及防控知識與技能,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群眾養成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等衛生習慣,提升群眾的防控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等。
近段時間,全縣各有關部門已舉辦了多場“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月線下宣傳服務。包括在各城區主要出入口、車站、廣場等醒目位置設置“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在公園、商場等群眾主要活動場所設置宣傳欄、宣傳櫥窗等,組織轄區街道、社區、小區和農貿市場等制作宣傳欄,大力宣傳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知識;組織沿街單位、商鋪等利用電子屏幕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知識、愛國衛生知識,廣泛開展禁煙宣傳活動。
“我個人認為,講衛生體現在行動上,講文明體現在心靈上,城市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這兩者,現在的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很多了。”退休干部老陳說。
攜手文明城 共育文明花
連日來,螺城鎮東南社區等社區發出了全面提升社區整體衛生水平的口號,組織工作人員及志愿者開展了清理衛生死角、高空垃圾、衛生消殺、拆除天臺亂搭亂蓋等環境綜合整治系列行動。聚龍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將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類放入不同垃圾桶,有害垃圾單獨裝袋,倡導源頭干濕分離,就地分類減量,實現專人處理、定時回收,便于規范管理。
各社區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推手,繼續加大對居民群眾衛生環境意識的宣傳,倡導人人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戶戶做好自家衛生,形成群防群控工作格局,為文明城市的創建共同努力。
同樣地,4月17日,縣人大常委會機關志愿者來到西北社區,參與花圃垃圾集中清理,擺齊道路沿線部分停放無序的單車,向路過的市民分發文明健康知識宣傳單;4月22日,惠安縣統計局組織志愿者在城區南嶺橋路段開展美化環境活動,重點對道路各類果皮紙屑、煙蒂等垃圾進行全面拾撿清理,并對垃圾進行分類打包處理,以實際行動號召群眾共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惠安中醫院持續推進院區環境衛生整治,惠安移動公司組織對營業廳等窗口環境消殺,惠安農行對16個網點大廳進行預防性消毒防疫工作……在衛生月中,全縣各級文明單位主動靠前,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引導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單位社會責任。
當前是高三、初三年級學生返校復學的重要時間節點,全縣各級文明學校發揮職能作用,緊扣提前開展工作部署,確保校園愛國衛生運動有序開展。“圍繞抓好校園疫情防護,保障師生身體健康,開展復學前校園清掃消殺志愿服務活動,以干凈、整潔環境迎接學子復學。”惠安縣愛衛辦介紹,主管部門還充分發揮社區、村組織動員作用,號召廣大群眾特別是學校周邊群眾開展“搬家式”大掃除活動,徹底清除房前屋后衛生死角和垃圾雜物,凈化綠化美化家園和公共空間,營造干凈、整潔的校園周邊環境。
清潔美環境 健康人人享
農村衛生保潔是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關鍵,在全國文明村鎮崇武鎮,結合復工復產,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平臺,積極開展鄉鎮街道、公路沿線、村路、溝渠保潔清理工作。特別是以防疫為重點,定時定點對村民房前屋后、水溝、水渠、垃圾堆放點、垃圾中轉站、農貿集市、中小學、養殖場所等場所進行環境衛生消殺。
在紫山鎮,制定了《紫山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愛國衛生統一行動方案》,針對消毒范圍與頻次、消毒方法、常見消毒劑配制等做詳細說明,并要求各村、各單位部門切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包括全面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公共場所消毒工作、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在螺陽鎮洋坑村,該村按照消毒操作規程,對畜禽養殖的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場所進行清潔消毒,確保其家庭、個人衛生健康安全,并向村民宣傳衛生防護常識,增強村民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據介紹,隨著愛衛月活動深入全縣每一個鄉鎮、每一處村落,令不少市民感受到,清潔家園行動不僅是一次集中整治行動,而是通過常態化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群眾參與逐步轉化為自覺行為。
溪濱綠樹成蔭,黃塘溪水清,林輞溪景美……從城區到郊區、從住宅小區到村巷院落,街道干凈整潔、公園鳥語花香,愛國衛生運動再次刷新文明創建熱潮。( 惠安縣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