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巷鎮組織志愿者參與衛生整治 供圖:長泰縣陳巷鎮
文明風4月29日訊(通訊員許淵濱)今年4月是全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要求,大力弘揚愛國衛生優良傳統,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長泰縣有針對性加強精神文明教育,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
一、突出文明創建。全縣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等結合實際示范創新活動載體,沖到活動一線,展現擔當作為,推動愛國衛生運動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文明村鎮率先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注重由“清臟”向“治亂”拓展,嚴防環境衛生問題“死灰復燃”。據不完全統計,自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暨人居環境大整治活動以來,全縣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480噸,清理村內溝渠212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50多噸,更換828個分類垃圾桶,發動群眾投工投勞9000余人次。文明單位充分調動本單位本系統本行業干部職工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積極性,開展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大掃除。文明校園結合目前的高三、初三學生復學,通過“拉網式”排查、“小手拉大手”宣傳教育學生引導家長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縣城128個衛生責任片區單位積極組織群眾清除樓道、樓院垃圾雜物和小廣告58車,改善片區居住環境,自覺踐行文明行為。
二、突出志愿服務。結合正在實施的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主動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志愿服務主題日活動,組織引導廣大志愿者就近就便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動環境衛生“痼疾”“死角”徹底解決。壯大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隊伍,推動愛國衛生運動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緊密結合,普及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理念,開展文明實踐,推動群眾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坂里鄉共招募志愿者約200名,配合各村(居)、企業、學校等做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力量,成為大街小巷一抹靚麗的“志愿紅”。
三、突出移風易俗。在疫情防控期間特別是今年清明節期間,各文明實踐鄉風文明勸導隊充分發揮基層宣傳陣地作用,向群眾進行移風易俗新規深化普及,要求大家能夠不辦的喜宴盡量不辦;能夠推遲的喜事盡量推遲;采用居家或延后祭掃等方式,同心戰疫,平安清明。全縣取消繞境、神明出巡等聚集性宗教、民俗活動及各村居舉辦的文娛活動273場次;巖溪鎮黨員志愿者進村入戶宣傳文明祭掃通告,受益群眾1600多人次;“武安鎮政府的宣傳車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老人小孩也聽得懂的閩南話講述移風易俗和疫情防控常識”武安鎮文昌西路開商店的王阿姨說道。
四、突出教育監管。全縣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引導人們堅決摒棄“野味滋補”的偽健康觀念,拒買拒食野生動物,樹立科學文明的消費觀、飲食觀。如馬洋溪生態旅游區組織森林派出所和區城管中隊堅持每天對十里農貿市場及轄區沿街商鋪進行檢查,督促經營者佩戴口罩,禁止其經營、貯存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制品,同時,要求經營者不得采購、飼養和現場宰殺來路不明的活禽畜動物。
五、突出機制保障。為使愛國衛生運動常態化和長效化,長泰縣結合當下正緊鑼密鼓實施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評攻堅,進一步健全完善督查機制、考評機制,確保監管有力,督查到位,有效推進創城、愛衛各項工作的落實。縣委辦、縣政府辦督查室把創建工作納入督查督辦的重要內容,經常性開展專項督查,對發現問題及時跟蹤督辦。創城辦建立了“每周一督查、每月一暗訪、每季度一考評”制度,深入一線檢查指導,督促責任單位限期整改。(長泰縣委文明辦 許淵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