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殺菌筑牢“衛生防疫線” 漳州市環境衛生中心供圖
文明風4月24日訊(通訊員 鄭舒寧)2020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漳州市著力打造健康環境,改善人居環境,積極引導干部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效筑牢疫情防控基礎,不斷提升漳州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保障清潔衛生 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為做好疫情期間的生活垃圾處理,除了每日定時清運,垃圾屋保潔員積極配合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時間點進行工作,每日1次對市區兩區428座垃圾屋全面清洗消毒。全市環衛工人每天對476個無物業小區、背街小巷的1953多個垃圾桶、650多個果皮箱、樓道扶手及周邊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清潔,滅殺蒼蠅、蚊蟲等,從源頭上消滅病媒生物,控制傳染病的滋生和蔓延。
為了更好地處理廢棄口罩,避免其成為新的病毒傳播隱患和環境污染來源,漳州市共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300余個。專人專車沿專線對廢棄口罩進行收集,并對垃圾桶及周邊進行消殺,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綜合治理美化 助力城市顏值提升
漳州市以廣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為抓手、筑牢防控關鍵防線,改善城鄉環境衛生、打造文明健康人居生活環境。不僅對主城區道路清掃保潔區域加大清掃保潔力度,更對城區內無物業小區、城中村等防疫薄弱環節進行環境衛生綜合治理。
每日清晨4點,“城市美容師”盧慶華從金峰停車場出發,收運責任區域范圍內的所有垃圾,送至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天下來清運的垃圾有六七噸。
城市主城區每日出動清掃保潔車311輛對主干路段及人行道進行沖洗,清掃面積約13000平方米,做到整治一處、清潔一處、靚麗一處,為漳州市民創造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全力為建設生態宜居“富美漳州”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廁所革命 于細微之處見文明
漳州市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區域公廁衛生環境管理,將環衛作業人員納入防疫物資重點保障范圍,做好清掃保潔和設施設備日常消殺工作,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守護好漳州環衛行業的每一條線,每一個點。
以此同時,漳州市環衛中心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管轄區域內公廁布點多,受眾廣的優勢,在單位公眾號、LED屏幕及176座城市公廁顯示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與通告,教育廣大群眾少出門不聚集不扎堆,并向廣大市民發出《致漳州市廣大市民朋友文明如廁的倡議書》,引導市民養成文明衛生行為,增強市民對環境衛生的保護意識,以愛國衛生運動為抓手,為文明城市建設凝聚強大的實踐力量。(漳州市環境衛生中心 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