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結束14天集中休養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到杭州,并圍繞無癥狀感染者問題、“五一”假期能否出游、海外華僑如何防護等接受了中新網專訪。
“五一”假期眼看就要來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社會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復正常,旅游業同樣在加緊復產復工,很多景區已經開門迎客。但要看到,目前疫情尚未結束,也并沒有解除,還面臨著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風險壓力。
“五一”是疫情防控后迎來的第二個小長假,也是比清明節更適合于旅游的假期。清明小長假期間,有些景區出現了“爆滿”現象,“一米線”變成了“人擠人”,保持“一米線”距離淪為空談。作為呼吸道傳染病,新冠肺炎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呼吸道傳播、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在“人擠人”的環境中,是最適合病毒傳播的“溫床”,一旦發生病毒傳播,防控疫情取得的成果將付之東流。
五一“黃金周”出游,是國人的一個傳統,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大力促進消費的當下,鼓勵包括旅游消費在內的居民消費,既是提振旅游消費、支持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舉措。今年五一假期比以往多兩天,加之人們被疫情“憋”了幾個月,內心有外出休閑釋放的沖動,完全可以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見,五一假期旅游景區“爆滿”現象將會更嚴重?!氨瑵M”意味著“人擠人”,“一米線”被逾越,病毒傳播風險加大。一面是亟待需要提振的旅游消費和民眾旅游需求,一面是景區人滿為患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和防控壓力,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做到防疫與旅游兩不誤,顯然不能臨陣磨刀,而應盡早做出科學預案,把景區防控工作做細做實做精,確保有備無患,萬無一失。
如,采取實名預約、控制總量、限流分流、分區開放等措施,精準把控好景區人流量,避免景區人滿為患。尤其是對事先聲明免費的景區,更要提早做好預判、細化預案,確保景區大門“不失守”。作為游客,有五一出游計劃,一定要提前做好周密安排,在旅游時做好自我保護,遵守規則,配合景區安排,做一個文明游客。
清明小長假一些景區“爆滿”,已經給疫情防控敲響了警鐘,對可以預見的“五一”旅游高峰,以及端午、中秋、國慶等假期,相關部門應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未雨綢繆,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高度統一,未雨綢繆,提前準備,將每一條防控措施落實落細到每一個防控單元,確保疫情防控每一個環節不出漏洞、不留隱患,做到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牢牢守住旅游“一米線”,確保防疫與旅游兩不誤。(泉州文明辦 孫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