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全國愛衛辦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今年愛國衛生月突出傳染病防控,針對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的要求,國家聚焦市場環境、生產生活環境等部署開展了一系列愛國衛生專項行動。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效改善了環境衛生狀況,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礎。(新華社)
環境衛生狀況美不美、到不到位,不僅關系到愛國衛生運動的有效落實,更關系到美麗城鄉建設、戰“疫”防疫、營造健康生活、建設美麗中國的久久為功。
通過聚焦生活環境建設來推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持久,確實是一項不錯的抓手。文明城市創建要更上一層樓,不能少了城市環境的整潔,不能少了市民對于城市空間美麗的貢獻。市場、街道、小巷環境的進一步優化,需要文明健康衛生的標準去引領,更需要深入持久的愛國衛生運動去升華。只有每個市民主動將愛國衛生運動當成呵護城市榮譽的自覺行動,愛國衛生運動才能在城市持久下去。通過每個市民主動投身垃圾分類活動,將愛國衛生運動中提出的“無廢城市”,貫徹落實,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變廢為寶,才能讓文明城市的環境更美麗。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田園鄉村,是百姓祖輩的居所,也是鄉愁的寄托所在。然而,這一切美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衛生托底,就難以形成美的常態。打造鄉村美麗宜居環境,同樣是深化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抓手,衛生健康不僅是捍衛村民幸福的“堤壩”,更是對“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民生回應。因此,抓好農村的愛國衛生運動,就要從改變村民的衛生習慣入手,將垃圾分類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主動將房前屋后栽種花草樹木,將庭院村道打掃得干干凈凈……這些健康衛生好習慣只有多在村民普遍起來,農村的生態美才更加富有質感。
總之,抓好城鄉的環境美建設,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使環境美生根的動力所在。但要在市民和農民能在沒有現場引導情況下,仍然能夠自覺、定點分類投放垃圾,自覺維護所在地的衛生面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地認真對照愛國衛生運動的各項要求,不折不扣第落實責任,對群眾加強宣傳引領,用標桿帶動大眾,才能為改善居住環境,對促進城市鄉村衛生健康不斷攀升,助力疫情防控落小落細,為美麗中國貢獻健康力量。(福州文明辦 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