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英一家(王玉萍攝)
文明風4月16日訊(通訊員王玉萍)春日暖陽透過落地窗照進房間,年過九旬的邵玉英坐在床沿邊,微笑地看著七旬兒子梁振榕給自己穿襪子,耳邊時不時地傳來重孫輩們嬉笑的聲音。廚房里,兒媳婦已經開始準備午飯。一走進邵玉英家庭,就被眼前其樂融融的畫面所打動。
“晚輩們都特別孝順,經?;貋砜次?,門一打開,第一聲都是叫奶奶、外婆?!闭f起晚輩,邵奶奶言語中滿滿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邵奶奶是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人。一直以來,其家庭因家風嚴謹,教子有方,樂于助人,積極捐資辦學等,廣受鄰里稱贊,近年來,先后榮獲福建省第二屆“書香之家”、倉山區“十星文明戶”等稱號。去年,榮獲2019年度福州市最美家庭。
“這一切,母親的功勞很大?!绷赫耖耪f,梁氏先祖世代提倡詩書繼世,母親一直十分重視子女教育?!澳赣H知書達理,對孩子從小嚴格要求。在她的鼓勵、支持與影響下,16個子女、孫甥中,有13個是本科及以上學歷?!?/p>
在梁振榕眼里,母親堅韌,任勞任怨,一直與人為善,幫助別人毫不吝嗇。“父親參加抗美援朝志愿軍,3年杳無音訊,母親操持家里家外,照顧一家老小,打理得井井有條。小時候,我在路邊撿到一疊錢,母親讓我在原地等候,直到丟錢的人找回。因為孫輩學習成績較好,她讓鄰里的孩子來家里做作業,共同進步?!绷赫耖耪f 長輩和藹可親、以身作則,子孫尊老愛幼、傳承發揚優良家風。老宅被征遷后,邵奶奶搬進了長孫家的房子。為了讓老人住得舒服、開心,全家讓出光線最好的一間房,搬出新家具,搬進老人用習慣的床、沙發等家具。工作再繁忙,孫輩們也會每隔一段時間前往探望。
助力村里的公益事業和文化活動,邵玉英家庭也不含糊。村里設立教育基金,他們先后捐款1萬多元,激勵考上大學的優秀學子。推進梁厝小學發展,他們自掏腰包,為學生訂做校服,請工人給學校除雜草、做衛生。而梁振榕從蓋山中學退休后,一直擔任梁厝村文化站站長,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梁厝村文化站從小打小鬧向規范化轉變,辦起了農家書屋,建起了街舞廣場,成立了村閩劇團、腰鼓隊、歌唱團等。因為老宅征遷,如今,梁振榕居住的地方距離村里有40多分鐘車程,但他依舊積極為推動村文化發展奔忙。(倉山區委文明辦 王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