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灣海上志愿救護隊成立于2012年。受訪者 供圖
提升技能 把善事做到最好
為了提高游客安全意識,救護隊在青山灣沙灘上設立了很多“游泳危險”的警示牌,提醒游客謹慎下水。他們還在臨近沙灘的水域設置了8條長達200多米成串的救生浮標,以便水性不佳的游客在近灘游泳戲水時,出現體力不支或遇突發狀況能抓緊浮標休息和自救。
如今走在青山灣的沙灘上,一座瞭望臺格外顯眼,瞭望臺是志愿者海上救護隊的“辦公室”。白天,在瞭望臺上,隊員手持著望遠鏡,從東往西觀察海面,這樣的動作,他們一天要重復好多次;夜里,在瞭望臺上,他們通過探照燈搜巡海面。這樣的配備,讓他們能更及時地發現海域的異常情況,遇到突發溺水事件時,他們也能更快地找到溺水者的位置。
救護隊隊長李漢南介紹,瞭望臺是當地旅游公司為支持他們的安全事業而設,公司還為他們配備了兩艘救生快艇,相較以往劃竹排出海救人,救生快艇讓他們的救援工作更迅速,快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溺水者獲救的幾率?!斑@兩年該海域游客溺亡事件不再出現,現在也有新成員加入到這個救護隊伍,我們也在不斷提升救援技能,還有加強預防溺水的宣傳。”
李漢南說道,既然要做救人的事,救護隊都想著要把這份善事做到最好。除了在硬件設備上的投入,救護隊還從知識方面入手,以求科學救人。他表示,要救溺水者,水性再好,如果救人的方法不對,那就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因此,好學的幾位老漁民還特地定期參加專業的救生培訓,比如向惠安縣醫院的醫護人員學習了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等救人知識。
2019年12月,惠安青山灣海上志愿救護隊獲評第四屆“美麗惠安人”見義勇為類道德模范。(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林杰 通訊員 邱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