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但今年的清明與以往都不同,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避免聚集性活動,全縣紛紛響應號召,采取云祭祀、代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這個清明節從形式到內容都悄然發生了變化,緬懷先祖已不在形式而在心中。別樣清明一樣情。在這個特殊的清明期間,古田縣積極行動,用文明、綠色祭掃的實際行動,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
一、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古田縣采用多種宣傳形式,通過智能廣播、LED視頻、橫幅海報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有關法規及政策,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廣電網絡集團古田分公司公司通過LED屏滾動播放“不聚集,云祭掃;厚贍養,簡治喪;防疫情,保平安”、“文明祭掃,同心戰疫,平安清明”等宣傳標語,號召廣大群眾強化疫情防控期間文明祭掃意識。縣僑聯發布了《致古田海外僑胞、港澳臺胞的清明祭祀倡議書》,并通過世界古田一家親等微信群向廣大海外同胞進行宣傳,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減少境外人員流動。還向海外僑胞提供代為祭掃服務,委托代為祭掃38次。古田縣自來水公司組織志愿者于4月1日至4月3日在社區、街道等開展“宣揚文明緬懷、低碳祭掃理念”宣傳活動,向群眾發放《宣揚文明緬懷、低碳祭掃理念倡議書》宣傳材料,引導群眾樹立文明健康的祭掃新風。水口鎮向全鎮村民發出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倡議,并與龜靈山公墓簽訂《清明期間暫停祭掃活動承諾書》,引導居民暫停祭掃活動,努力創造平安和諧的祭奠環境。
二、文明祭掃,移風易俗。全縣各單位以發放倡議書、張掛宣傳標語等形式,宣傳文明緬懷、低碳祭掃理念,積極倡導通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種植花草樹木和網上祭祀等方式來懷念逝者、寄托哀思,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變實地實物祭掃為注重精神傳承,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古田縣城東街道開通古田縣城東民政辦祭祀平臺,群眾可點擊追思館進入選擇祭祀用品種類為故去的親友建立紀念館,以示對故人的悼念和懷念。縣內多處公益性骨灰樓堂塔都已設立勸返點,駐點工作人員勸導來訪群眾不要現場祭掃,并告知群眾已由殯葬服務機構代為掃塵、祭拜,以此緩解群眾不能現場祭掃的遺憾。清明節期間,古田縣鳳梅亭陵園已對全園約2400座已安葬的墓穴以鮮花代祭的方式完成祭掃。
三、“網上祭英烈”,清明寄哀思。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師生等登錄“網上祭英烈”頁面,在網上學習先賢先烈事跡,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書寫感言寄語,用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式向先烈致敬緬懷,表達哀思。“烈士英魂永在!”、“英雄永垂不朽!”“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專欄留言板上,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大家深切的敬意與哀悼。
四、致敬英雄,緬懷同胞。4月4日上午10時,全城鳴笛默哀, 深切哀悼全國抗擊新冠肺炎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同時也激勵廣大干部職工敬畏生命,砥礪前行。古田縣公安局、古田縣醫院、古田溪水電廠等單位下半旗志哀,舉行簡短的默哀儀式,緬懷逝者,致敬英雄。也有的單位組織職工或在崗位、或居家就地參加哀悼三分鐘儀式。(寧德市古田縣文明辦 劉月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