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羅源鑒江村 圖片來源:羅源灣新聞網
文明風4月1日訊(通訊員吳惠愛)初春時節,疫情還未徹底退去,在扎實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同時,羅源縣鑒江鎮選擇“換位思考”,借群眾對疫情的高度關注,不失時機地激活鄉風文明建設主體,堅持在“疫”線塑造鄉風、傳播文明。
建設美麗鄉村 村容環境開啟“360度美顏”
山水相依、錯落有致、裊裊炊煙,浪漫旖旎的山海風情讓人驚嘆流連,如被按下“一鍵美顏”,一幅秀美畫卷正在羅源縣鑒江鎮鑒江村徐徐鋪開。
為持續開展美麗鄉村行動,鑒江村通過圍繞“衛生清理”、“環境整治”、“故居修復”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幫助群眾提高衛生意識、阻斷疫情傳播。
村莊環境,美顏!為與并行的228國道和諧入畫,筆直的環城路上增添了生機勃勃的綠化帶,裸房的外墻立面統一粉刷、加蓋屋頂,每家門前砌起小巧苗圃、栽上精致花木,整潔的房前屋后配上青瓦、白墻、放眼望去? 一派清新村居。持續改善村莊電纜與水質環境,進行規整、排污管道鋪排下地,150個干濕分離垃圾桶擺放在街邊道旁,專門的保潔公司承包全鄉的垃圾轉運,專聘3名保潔員守護著美麗家園,定時消毒兩次,引導村民文明有序保持家園美觀。悉心修復名人故居、古老城墻,在老庭院中用石塊砌出花壇、播種春光,把墻頭上的雜物清除、再現厚重滄桑。尤光被故居更加古樸典雅聽。
如今,鑒江鎮9個行政村中,除程家洋村外均通過“幸福工程”或“美麗鄉村”驗收,鑒江村更獲評“2019市美麗鄉村考核優秀村莊”程家洋村也將在今年開啟“美顏”模式。
涵養文明鄉風 村支書當鄉村振興領路人
在鑒江鎮脫貧攻堅路上,有這樣一個鄉村振興“領路人”,他從擔任村主任到村支書,八年歲月未改一片初心,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他就是鑒江村黨總支部書記陳忠俤。
在鑒江實施小額入股企業工作的時候,因為貧困戶知曉的信息不全,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入股企業信息。村支書陳忠俤了解到這種情況之后,積極匯報鄉鎮黨委,承接了鑒江20戶貧困戶小額信貸入股企業的工作,給他們每季度發放分紅。”他還優先吸納貧困戶到公司工作。貧困村圣塘村的產業扶持資金也入股他的公司,以增加村的財政收入。截止目前,鑒江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7戶,已全面完成脫貧。
“陳支書還是我們村的百事通,在疫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他自費購買口罩、消毒水等用品,第一時間發放給貧困戶,而且每到一個貧困戶家里,就跟他們說生活上如果有什么問題,你盡管來找我,工作沒了,你可以來我廠里上班。”鑒江鎮扶貧辦干事尤涵韜說。村民們能穩定脫貧,鄉村振興,離不開村支書陳忠俤的幫扶。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陳忠俤因勞累過度,導致腦部血管破裂,昏倒在防控疫情的工作崗位上。雖然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他的心卻始終牽掛著鎮里的脫貧工作。鑒江鎮黨委組織委員賴時航說:“鑒江鎮黨委印發《關于開展向陳忠俤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向陳忠俤同志學習活動。受其精神鼓舞,全鎮黨員群眾紛紛加入志愿者隊伍,奮戰在全鎮宣傳勸導、入戶摸排、關卡值守、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各條戰線上。”
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鄉風文明
疫情發生后,不辦“紅事”,簡辦“白事”、不聚集、不串門,是基層疫情防控重點。為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戰斗堡壘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鑒江鎮將防疫宣傳工作與移風易俗相結合,主要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與文明村鎮創建緊密結合,通過宣傳欄、流動小喇叭、橫幅、倡儀書、文化墻等形式,想方設法用最簡單、最接地氣的方式,全天候、全覆蓋開展防控科普知識和移風易俗宣傳,入村入戶、入情入理、入腦入心,大力倡導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文明祭祀、文明就餐等文明新風,營造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氛圍。
疫情一定會結束,但鄉村移風易俗卻沒有“完成式”。下一步,鑒江鎮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將逐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不斷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傳播文明理念,讓文明之風在鑒江處處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