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將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各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處方,與各方攜手戰勝疫情。(3月26日人民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目前還沒有找到病毒真正的原主,但是,中國作為受害國家之一,在重大的疫情面前,沒有抱怨,沒有消極,而是積極應對,在危難面前,偉大的政府帶來偉大的人民,共同戰疫,攻堅克難,在最短的時間,為人類控制疫情做出了不凡的貢獻,極大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將疫情帶給我們的災難降到了最低。
在疫情期間,人心穩定,人民生活秩序井然,生活、文化等保障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很多網友感慨,疫情下的中國,幸福感一點也沒有減少。如今,各地的復工復產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國的疫情患者治愈達到了7萬5千以上,而且還針對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就業提供各種綠色通道,各地用真情化解疫情危重地區群眾的焦慮和困難,無論是降費減稅,還是通過各種幫助,讓關愛疫情嚴重地區的工作落實到方方面面,疫情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正在被逐步消弭。
如今國外疫情嚴重,中國沒有獨善其身,而是派出醫療專家,捐贈各種醫療物質,要知道,中華民族自己也剛剛經歷了一場疫情帶來的浩劫,自己的內傷還沒有痊愈,但是,疫情當前,中華民族以大格局、大擔當,向世界需要幫助的國家和人民共享中國戰疫智慧,出錢出力,不計前嫌,以中華民族的包容和海量,又積極投身世界戰疫,為世界上疫情嚴重的國家貢獻中華民族的真誠和善意。
然而,一些所謂的世界大國,面對疫情,不是聞風而動,積極保障民生,而是給疫情“甩鍋”“污名”,這些不得熱心的行為不但在大洋彼岸激起憤怒和有力回擊,連稍微中立一些的西方輿論都看不下去了。有英國專欄作者指出,一些國家的所作所為將公眾對政府毫無準備應對危機、領導人明顯不稱職的指責,轉移到了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稱:“在這場疫情危機中,暴露了某些所謂大國的應對不力,他們用制造民族主義的恐懼來維持自己的權力。”應對疫情,需要攜手共進,而不是甩鍋,更不是制造矛盾,只有放下傲慢與偏見,才能共同打贏戰疫。
在戰疫中,中國的擔當讓世界刮目相看;中國的戰疫智慧和力量,更是深得人心;中華民族本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不僅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也為社會和諧作出了貢獻,戰疫中多一些中國智慧,多一點中國擔當,戰疫勝利的曙光才真正為期不遠。(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