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在新店“實體體驗店 拉近了農戶與消費者的距離 晉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3月24日訊(通訊員 林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地出現蔬菜、水果、禽肉等生鮮農產品滯銷情況,對農戶的收入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晉安區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主動與北峰山區農民溝通聯系,創新助農模式,一定程度上減輕疫情對山區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
2019年以來,晉安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圍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所期待”的要求,著力打造“北峰農夫市集”志愿品牌,先后在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立北峰農夫市集,以每個點每周一次的市集活動,創出北峰農夫“抱團”下山趕集,城里人吃上放心“土味”模式,拓展成立“助農在新店”和“社區助農驛站”平臺,真正實現了“市集到家”的目標,為北峰優質農產品直接進入社區居民消費圈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至今,已經舉行了200多場次的“趕集”活動,聚焦農戶所思所想所盼,有效地整合資源,解決城鄉群眾的實際需要。
為了更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活動發起“晉安區鄉村振興黨建聯盟”,目前已有晉安區直機關單位、非公組織等22家單位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共同參與開展了“北峰分校喊您回家”北峰知青游北峰、“北峰農夫市集進社區周年慶展演暨‘北峰八大碗’評選活動啟動儀式”、鵝鼻蘿卜豐收節等一系列活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日常組織志愿者深入農戶進行市場調查,對農產品流通環節多、農民賣菜難等問題進行梳理,將收集的農產品對接時間、上市價格、銷售數量等問題直接對接平臺,專人負責銷售農產品,確保新鮮的農產品及時上市。
在疫情期間,創新通過“互聯網+”的模式,農夫和志愿者聯合開展“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壽山農夫給隔離人員和醫務人員送放心菜”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推動“助農在新店”信息平臺和福州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大北嶺”以及社區聯合互助,借助“黨建超市”-“黨群直播”平臺,組織黨員志愿者成立助農直播團,創造性地運用“直播帶貨”模式推動工作開展。構建一個“線上到線下”、“山上到山下”、“從田頭到餐桌”的農產品從生產基地到線上平臺再到社區居民的產、供、銷“全鏈條”系統,通過精準化、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打通了北峰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渠道,實現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
晉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借助“平臺力量”,將優質農產品與消費者鏈接在一起,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提升貧困戶收入。積極主動適應新經濟形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助推動,同步發展、深度融合,通過開展一系列志愿者服務活動將助農平臺這種創新模式推廣輻射出去,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北峰鄉村振興計劃實施有更多生動實踐的樣本。
今后,晉安區將不斷完善與擴充平臺資源,吸納更多的農戶與產品,實現廣大農村群眾與志愿服務零距離對接,引導更多的志愿者到農村開展活動,推動更多的志愿服務項目在農村落地,持續打造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創新樣本。(晉安區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