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市民朋友:
又是一年清明時,祭掃先人寄哀思。當前疫情防控正在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但疫情還未結束,防止反彈的壓力依然存在。為避免清明祭掃帶來人員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鞏固抗疫工作成果,我們倡議:
一、弘揚新風,文明祭祀。疫情期間,堅持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倡導通過家庭分散追思、網絡祭祀、家庭悼念(通過建立親屬微信群、微視頻、講先人故事、制作思念卡)等形式祭拜,不現場祭拜、不踏青祭拜。祭掃重在表達感情,而不在形式,不管在什么地方祭掃,只要是真摯的情感,同樣可以追思親人。
二、傳承美德,敬老孝親。疫情讓我們每個人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百善孝為先,祭而豐不如養之厚,要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老人在世時,多盡孝道,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后,從儉辦喪、文明祭奠,讓逝者安息,讓生者無憾。
三、自覺踐行,以身作則。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及社會公眾人物是弘揚先進文化和新風正氣的領頭雁、帶頭人。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積極向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宣傳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監督和制止集聚性祭祀行為。烏云總會消散,萬物終將向陽,開展文明祭祀、網上祭祀既是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需要,更是文明生活的“關鍵小節”。做好自身防護,確保身體健康,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廣大市民朋友們,疫情防控,人人有責!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響應綠色殯葬、文明祭祀,共戰疫情、度過一個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節。
中共惠安縣委文明辦 惠安縣民政局
202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