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在線“云”開講,千萬高校師生通過各種方式收看了網絡直播。這堂“現象級”思政課讓居家多日的大學生們熱血沸騰,當日共有5027.8萬人次觀看了在線直播,相關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訪問量達1.25億人次。(3月11日中國教育報)
“現象級”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引發高校學生及社會大眾“現象級”圍觀,網課主辦規格高、主講陣容大、內容鮮活豐富顯然只是一個方面,契合青年學子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切,觸發人們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激發青年成長成熟的內在動力,或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解讀精神內核。“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義無反顧、向險而行,打響了驚心動魄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整體戰、阻擊戰,再一次生動呈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抗疫思政課借助來自身邊的鮮活教材,讓青年學子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熏染。
引導見賢思齊。在看不到敵人、看不見硝煙卻要直面生死的特殊戰場上,醫護人員英勇逆行,堅守在救治患者最前線;黨員干部勇當先鋒,奮戰在聯防聯控的最前沿;社區工作者、廣大志愿者爭先恐后,做不辭辛勞、默默奉獻的“擺渡人”……這支隊伍里的“90后”“00后”,危急關頭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在戰“疫”一線揮灑青春熱血,在抗疫火線淬煉青春底色,讓最美的青春在全民戰“疫”中燃情綻放,他們樹立起鮮亮的標桿,是祖國的驕傲、民族的希望。思政大課聚焦“疫”線青年群像,引導大學生見賢思齊、奮進在時代前列。
激發使命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思政大課深度解讀全民戰“疫”,讓青年學子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人民群眾戰勝艱難險阻、奪取各項建設事業勝利的根本力量,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更加增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心和決心,進而激勵自己發憤學習、苦練本領、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用戰“疫”精神滋養自己,積蓄成長“拔節”的更強動能,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磨礪自己、造就自己,做黨的事業接班人,做國家建設的接力者,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安溪文明辦 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