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萍在碼頭為出入人員進行檢測登記 福清市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3月12日訊(通訊員張雅楠)清晨的吉釣島天光微亮,海風颯颯。福清市城頭鎮吉釣島村醫王錦萍的診所已經開門,開始了整理消毒工作,為一天的繁忙準備。每天,診所早上6點開門,晚上9點多關門。“最近倡導大家少出門走動,有些村民就在家中和我遠程視頻診療,效果還不錯。”王錦萍說。
吉釣島多是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多年來,島上的居民都有王錦萍的電話,誰頭疼腦熱、身體不舒服了,都會打來電話求助。疫情期間,對于行動不便的病人,王錦萍依然背起自己的藥箱上門出診。
作為島上唯一的村醫,王錦萍34年的堅守,始終如一。這次的特殊戰“疫”,她義無反顧扛起了抗“疫”重任,守護海島村民健康,海島就是她的戰場。
吉釣島進出都需要坐船,不管白天晚上,每次有本村人乘船從對岸的松下碼頭回來,王錦萍都要根據規定進行體溫測量并登記。對島上的村民,尤其是出入人員,王錦萍不厭其煩的交代他們注意防護措施,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宣傳防疫知識。王錦萍說,“現在是非常時期,一個不注意,就害了一個島的人。必須牢牢繃緊這個弦,絲毫不能馬虎。”
面對此次來勢洶洶的疫情,福清市全面動員鄉村醫生的力量,524家村衛生室、729名鄉村醫生披掛上陣,化身三級醫療服務網的“守門人”,變為“四大員”,即科普宣傳員、初級診療員、監測報告員和健康證明員。王錦萍,就是其中之一。
1963年出生的王錦萍今年已經57歲了,2018年退休后又返聘,繼續留在吉釣島為大家看病。她說,“在這里堅持了一輩子,放心不下島上的村民。”
面對疫情,她義無反顧,牢牢地守護全島村民生命防護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初心。一個海島,一名村醫,一場戰“疫”。這也許是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戰役”中最小的一次戰斗,但溫暖堅定,意義非凡。(福清市文明辦報送 )